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济南市农业农村局积极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关于乡村振兴人才工作的部署要求,围绕现代农业发展需求,持续完善“育才、引才、用才”长效机制。截至目前,全市培育了近3万名高素质农民,众多优秀人才在乡村大地上发光发热,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济南市农业农村局联合济南日报·爱济南新闻客户端推出优秀乡村人才系列宣传,让我们一同走进济南市历城区鲍山街道曲家庄,了解村村委会主任王晓庆的动人故事。
土地托管:规模经营开启农业增效新篇
曲家庄曾是祖祖辈辈“土里刨食”的普通村庄。王晓庆从城市嫁到农村后,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发现村庄毗邻主城区,蕴含着大量就业机会。她决心把劳动力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提出了整合土地、推行托管模式、发展规模种植的大胆设想。
然而,这一想法起初遭遇了村民的重重疑虑。大家习惯了传统的耕种方式,对“土地托管”心存担忧。王晓庆没有丝毫退缩,她带领村“两委”成员挨家挨户做工作,耐心解释土地托管的好处。为了打消大家的顾虑,她自费组织干部群众外出考察学习,还邀请农业专家进村授课。

2018年,从烟台考察归来后,村里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正式成立,率先试点托管200亩土地。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后,村民们的信心逐渐增强,第二年托管面积扩大到1854亩,第三年实现了近1900亩耕地全覆盖托管。
土地托管让村民们得以安心外出务工、经商,夏秋两季还能享受分红,收入稳步提高。王晓庆并未满足于此,她又组织开办党组织领办劳务公司,改变了村民“零星打短工”的状态,实现了集体组织、稳定就业。而她自己则事事冲在一线,从采购农资、协调农机,到田间管理、收割统筹,每一个环节都亲力亲为,她的付出村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品牌引领:产业升级催生增收新动力
如何进一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带动村民持续增收?一次偶然的机会,王晓庆在磨坊旁听到村民闲聊,萌生了打造村庄自有面粉品牌的想法。说干就干,第二天她就注册了“磨上花开”商标,品牌LOGO融合了石磨、村屋、鲜花嫩叶,寓意着乡情与希望。

品牌的生命在于品质。王晓庆深知这一点,她引进低速低温石磨设备,最大限度保留谷物营养。生产出的面粉无需添加剂,却柔韧筋道,很快赢得了市场的青睐。为了让“磨上花开”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她带领村民拥抱新业态,通过直播带货拓展销路。
如今,在王晓庆的带领下,村里面粉产业新增就业107人,村民人均年收入从2.1万元增长到2.7万元。“磨上花开”不仅成为了一个响亮的品牌,更成为曲家庄产业振兴、村民增收的生动注脚。
数字赋能:治理创新打造智慧乡村新样板
王晓庆明白,乡村振兴离不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她大胆创新,在数字乡村建设中先行先试,积极对接资源,建设了全省首个“乡村治理云平台”,实现了“诉求快响应、服务零距离、管理全覆盖”。
考虑到村里老人和孩子不习惯使用智能手机,为确保数字服务覆盖全体村民,她带领“两委”成员广泛测试软件设备,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最终实现智能语音平台免费入户,彻底打通了数字服务“最后一米”。曲家庄逐步构建起“双平台、双机制、数字+”的治理新模式,村庄治理效能大幅提升。

此外,她还设立“说事谈心日”、打造“曲家随聊站”、推动“诉求反馈码”入户,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及时回应和解决村民诉求,让村民切实感受到智慧乡村建设的温度与便利。
多年来,王晓庆凭借出色的工作成绩,荣获了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榜样、山东省三八红旗手、济南十佳巾帼致富带头人、第十一批“海右计划”乡村振兴人才等称号。2023年,她参加了在山东农业大学举办的山东省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并顺利结业,2025年1月取得了济南市新型职业农民中级职称。在她的带领下,曲家庄也获得了“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省级文明村”等荣誉。
回首奋斗路,王晓庆感慨困难不少,但看到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她觉得一切付出都值得。“乡村振兴是一场接力跑,我要继续跑好这一棒,让曲家庄更美、更富、更和谐!”她语气坚定,目光灼灼,仿佛已经看到了村庄更美好的明天。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正是有无数像王晓庆这样的“领头雁”,带领着村民们奋勇前行,乡村的未来必将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