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青岛莱西河头店镇的一片150亩特色果园里,呈现出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大批游客慕名而来,争相采摘园中的无毛猕猴桃。这片果园的主人是一位敢于创新的80后新农人——刘承龙,他成功实现了‘南果北种’技术,迎来了预计总产量高达80万斤的丰收季,为北方特色农业种植树立了成功典范。
记者近日深入探访了刘承龙的宝藏园区,了解他是如何在北方青岛扎根八年,让南方猕猴桃在这片土地上茁壮成长。

走进果园,藤架上挂满了成串的猕猴桃果实,游客们正忙着拍照、采摘和装箱,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刘承龙告诉记者,猕猴桃传统上多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种植,但他敏锐地捕捉到了高端特色水果的市场潜力,通过建立现代化农业设施和精细化的人工水肥管理,成功实现了无毛猕猴桃在莱西本土的规模化种植。这种猕猴桃光滑无毛,洗净后可直接带皮食用,口感糯甜,吸引了大量回头客。
“我其实是最喜欢吃猕猴桃的,我就尝试种猕猴桃,当初就是觉得好玩,如果能结果卖钱发工资就行,没想到能做得这么好。”42岁的刘承龙笑着对记者说。2017年,他投身农业,经过8年的摸索与实践,每年可收获80万斤猕猴桃,已经成功举办了6届园区采摘节。

今年的气候条件总体不错,加上科学的管理,果子无论是甜度、个头还是产量都超出了预期。刘承龙介绍,高峰时期一天有上千人来采摘,今年开园采摘时接待了1500多人,不用走批发就卖完了。三年前,他以网名“猴子桃哥”开启短视频和直播,收获了大批粉丝,如今在线上通过直播的方式邀请游客前来园区品尝购买,市民游客在现场可以免费不限量试吃,零售价格为12块钱一斤,6年来一直未变。从8月24日开园采摘,采摘持续三个月,每年游客就地采摘就能够全部卖完,供不应求。
刘承龙的成功秘诀在于高架牵引栽培技术。近年来,“南果北种”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一大亮点,其中无毛猕猴桃在北方地区的引种表现尤为突出。刘承龙采用梅花桩式高架牵引技术,有效地克服了北方地区种植猕猴桃的诸多难点。高架牵引技术不仅防冻、增光、通风,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使每个结果枝都能获得充足光照,营养分配更合理,确保产量稳定且没有大小年之分。

如今,这150亩翡翠般的果园不仅是丰收的田野,更成了北方农业创新发展的一个亮眼“标记”。刘承龙的园区已成为中国北方优质猕猴桃苗木基地,能够对外提供优质苗木和种植技术指导。同时,这片果园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大量临时就业岗位,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探索了一条乡村振兴的“甜蜜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