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夏至,广西百色右江河谷一带热闹非凡,连片的芒果林郁郁葱葱,许多果农穿梭其中忙着采收鲜果。饱满鲜甜的芒果即将从这里出发,奔赴全国各地,为消费者带去夏日的甜蜜。
种了13年芒果的黄忠伟,是田东县小龙村芒果产业的大户。这段时间,他忙得不可开交,既要精心打理连片果园,又要为乡亲们今年的丰收开拓更多销路。小龙村是百色市田东县芒果规模化种植区域之一,田东县地处右江河谷腹地,享有“中国芒果之乡”的美誉。全县芒果种植面积达34万多亩,小芒果成了村民增收的“黄金果”,产业覆盖10个乡镇约1.5万户家庭。
近年来,在政策支持和地方积极推动下,百色芒果品牌持续打响。如今,百色芒果拥有多个畅销品种。依托粤桂协作机制,田东县不断吸引企业入驻,构建起完整的芒果全产业链。田东县商务局副局长苏一考介绍,小龙村种有近1万亩芒果,去年利用粤桂协作资金升级了基地“硬件”,正着力打造集采摘、康养、研学于一体的芒果小镇。

田东县县长韩启强表示,围绕芒果这一核心产业,田东县大力加强现代化冷链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引进精深加工企业提升产业效益。同时,通过直播带货、社交媒体推广、平台合作等多元方式,实现线上线下销售网络高效联动,让田东芒果香飘全国。
面对记者“村里芒果销售情况”的询问,黄忠伟拿出手机,展示了他对接的采购商、店铺以及运营的电商平台等。“去年我们合作社销售额突破1500万元,除传统线下采购,电商渠道外销占了相当一部分。”黄忠伟自豪地说。
更引人注目的是,黄忠伟手机里排列着多个AI手机应用。他装了10多个与人工智能相关的App,主要用于直播带货,有的写剧本,有的生成、调试视频,有的还能模仿他生成数字人。
为拓展本地芒果销路,田东县成立了电子商务协会,吸引300多家电商参与。在农业部门、协会的带动下,许多“新农人”一边钻研芒果种植技术,一边尝试“触网”经营电商。在电商平台上,田东县的“新农人”走进田间地头,热情介绍当地芒果:“新鲜本地芒,皮薄肉多甜度高,大家赶紧下单”“刚刚采摘的芒果,香甜多汁,打包好马上发货”。借助网络平台,甜蜜的芒果热销全国各地。
如今,“手机变身‘新农具’、直播成了‘新农活’、数据成为‘新农资’”的现象愈发普遍,不少农民成为“网红”,人工智能也成为乡村的新鲜事。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处处长龚平说,针对新形势,广西农业农村系统通过举办“头雁”培养培训班等形式,加强专业培训和科技赋能,助力各地拓展“AI + 农业”应用场景。
作为多期培训学员,黄忠伟成了果农们常咨询的“科技达人”。除参加政府部门、协会组织的培训,他还常利用晚上上网课学习AI知识。今年,已熟练使用多种AI大模型的他在家搭建了配有绿幕的直播间。
“技术更新快,对我们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谈及未来规划,黄忠伟信心满满,“有了AI助力,后续计划搭建直播矩阵,让村里的芒果销路更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