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贮藏保鲜技术详解:从田间管理到科学贮藏

猕猴桃是一种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C的高效保健水果,但其保鲜贮藏难度较大。本文将详细介绍猕猴桃的贮藏保鲜技术,包括田间管理、科学采收和保鲜库管理等方面。

一、加强大田管理

果品质量是猕猴桃能否良好贮藏的关键。首先,要进行土壤管理,通过配方施肥保证土壤肥力;其次,科学疏花疏果,制定合理的叶果比率;同时,保护天敌,加强病虫害防治;最后,科学修剪,不使用激素,确保果实品质。

二、科学采收

采收注意事项:采收前5天内不得向园内灌水,20天内不得施用氮肥,避免在雨后6天内或早晨露水采摘。采果人员必须剪指甲带手套,采前不饮酒,采时不吸烟。

采收技术及要求:适期采收,分期分批采收,先外后内,先上后下,按级别采收好果、无伤果。不得采收碰伤、拉伤果,虫害及授粉不良的畸形果,因日灼引起的局部凹陷发皱果。采果时手握果实向上推,轻轻旋转,轻拿轻放,小心装运,装箱(筐)要品种单一。

猕猴桃采收

三、保鲜库管理

库内消毒:排出库间异味,消除库内杂物。用高锰酸钾溶液或漂白粉洗刷地面,用硫磺拌干锯末熏蒸,紧闭库门24小时,48小时后开机降温。

预冷、装袋:将消毒后的库间或预冷间温度提前2天降至0℃。24小时内将采摘果入库预冷,库温稳定在3℃左右。装袋时选用不漏气的保鲜袋,平铺于箱内,一层一层轻放果实,防止果顶损坏或刺伤其他果实,并放入专用保鲜剂。将扎好袋的果箱按级别堆垛。

贮藏:猕猴桃贮藏需抓好“四度”:

(1) 温度:恒定低温是降低猕猴桃呼吸量,减缓糖化、软化的最有效手段之一。贮藏温度一般为0℃左右,但不低于冰点。

(2) 气体浓度:猕猴桃为呼吸跃变型浆果,贮藏过程中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和乙烯。降低氧气浓度,提高二氧化碳浓度,排除乙烯气体是重要手段。库内通风换气是改善库间气体环境的有效办法。

(3) 湿度:湿度过小会使猕猴桃失水,果皮发皱,易感染、传播。湿度应控制在96 - 95%。

(4) 净度:果实须无虫害、无污染,在贮藏过程中要及时处理感染病菌或腐烂变质的果实;库间要及时清理杂物,排出有害气体。

猕猴桃保鲜库

规范保鲜库管理,闲杂人员不得入内;不得酒后或携带芳香类物质入库;严禁烟火;严禁与挥发香气味的果品蔬菜混放;保证冷库保温密封,定时检查库温;加强机器设备的定量检查、维修保养,防止自控失灵或降温失控。

通过上面介绍措施,可以有效延长猕猴桃的贮藏期,保持其新鲜度和品质,为农户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