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北方生猪养殖场保暖可采用哪些设备如何平衡保温与通风

进入11月,北方多地气温骤降至0℃以下,寒潮频发,生猪养殖进入冬季管理关键期。低温不仅导致猪只采食量增加、日增重下降,更易诱发呼吸道疾病、腹泻甚至冻死。如何科学保暖,成为养殖场的头等大事。然而,单纯“封窗堵缝”式保温,极易造成舍内氨气、湿气积聚,反而加剧疫病风险。因此,选择适宜的保暖设备,并科学平衡保温与通风,是冬季养猪成败的核心。

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显示,每年11月至次年2月,北方猪场呼吸道疾病发病率较其他季节高出2.1倍,其中70%以上与通风不良直接相关[1]。如何在“保温度”与“保空气”之间找到科学平衡点?本文结合农业农村部技术规范、兽医专家建议与规模化猪场实践,为北方养殖户提供一套可落地的冬季保暖与通风协同方案。

生猪养殖场

保暖设备选择:按猪群、规模、成本精准匹配

不同生长阶段的猪对温度需求差异显著:哺乳仔猪需28—32℃,保育猪需22—26℃,育肥猪和母猪仅需15—20℃。因此,保暖设备应“分群施策”,避免“一刀切”。

1. 哺乳仔猪:电热板+保温灯,局部精准供热

哺乳仔猪体温调节能力弱,必须采用局部保温。电热板(又称保温垫)是当前最主流选择,其表面温度恒定在30—35℃,能耗低、无明火、安全性高。配合红外保温灯使用,可形成“底部加热+顶部辐射”的双重保温效果。

农业农村部《冬季生猪饲养管理技术指导意见》明确推荐:“产房应配备电热板或暖风炉,确保仔猪休息区温度达标。”[2] 河北省某万头猪场实测数据显示,使用电热板后,仔猪7日龄成活率从89%提升至96.5%[3]

2. 保育猪:暖风机+地暖,兼顾温湿与空气质量

保育猪对氨气极为敏感,需在保温同时保障通风。暖风机(热风炉)可将加热后的空气通过管道送入舍内,实现“边加热边换气”。若条件允许,可铺设水暖地暖系统,利用锅炉加热水循环供暖,地面温度均匀,无扬尘,且不占用空间。

内蒙古赤峰市一家家庭农场在2023年冬季为200头保育猪舍安装生物质暖风机,每日耗煤仅30公斤,舍内温度稳定在24℃,氨气浓度控制在15 ppm以下,整个冬季未发生一起呼吸道病[4]

3. 育肥猪与母猪:以通风为主,辅以环境加热

成年猪耐寒性强,重点在于防止贼风直吹。可采用负压通风+热回收系统:在排风机入口加装热交换器,利用排出的热空气预热进入的新风,既节能又避免冷风刺激。小型场可使用移动式暖风机,仅在寒潮来袭时临时启用。

低成本替代方案:适合中小养殖户的实用技巧

并非所有猪场都具备安装地暖或暖风机的条件。对于中小规模场,可通过以下低成本方式提升保暖效果:

  • 加装保温帘:在猪舍门窗内侧悬挂双层塑料膜或保温棉帘,可减少热量散失30%以上;
  • 铺设垫草或木屑:在猪栏内铺5—10厘米厚干草或木屑,既保温又吸湿,尤其适用于产房和保育舍;
  • 利用地沟供暖:在猪栏下方开挖通风兼供暖沟,燃烧秸秆或木柴加热空气,热空气自然上升,实现低成本取暖(需注意防火与一氧化碳安全)。

保温与通风的平衡之道:动态调控是关键

保暖与通风并非对立,而是协同。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疫病防控岗位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郑世军教授指出:“冬季猪舍管理的核心是‘稳定’而非‘恒温’。关键在于避免冷风直吹和空气质量恶化。”[5]

具体操作上,应遵循以下原则:

1. 分时段通风

每日上午10点至下午3点(气温较高时段),开启高位通风窗或屋顶天窗10—15分钟,配合负压风机形成“上排下进”气流,避免冷风直吹猪体。其余时间保持密闭保温。

2. 安装导流装置

在通风口内侧加装45度角导流板,使冷空气先撞击天花板再缓慢下沉,避免形成“贼风”。

3. 监测环境参数

每个猪舍应配备温湿度计和氨气检测仪。当氨气浓度>20 ppm或湿度>75%时,必须启动通风。农业农村部推广研究员王健建议:“建立环境日志,每日记录数据,是科学管理的基础。”[6]

配套管理:保暖之外的“隐形防线”

仅靠设备不足以确保猪群健康,还需协同以下措施:

  1. 调整日粮营养:冬季能量需求增加,可在饲料中添加2%—3%脂肪粉或膨化大豆,提升热能供给;
  2. 控制饲养密度:每头育肥猪不低于0.8平方米,避免过度拥挤导致应激;
  3. 加强免疫与消毒:确保猪肺炎支原体、蓝耳病等核心疫苗100%免疫,每周2次带猪喷雾消毒(使用植物精油类消毒剂,减少刺激);
  4. 保障饮水温度:饮水温度低于10℃会显著降低采食量,可安装电热饮水器或使用温水供水。

保暖不是“捂得严”,而是“暖得巧”

11月的北方寒潮,是对养猪管理水平的一次大考。真正的冬季保暖,不是简单地封死门窗,而是通过科学选配设备、精准调控通风、配套营养管理,构建一个“温度适宜、空气清新、湿度可控”的健康环境。

正如一位资深兽医所言:“猪不会说话,但它的咳嗽和扎堆就是环境的警报。听懂这些信号,比装十个暖风机都重要。” 在寒冬中守住猪群健康,稳住养殖效益,靠的不是蛮力,而是科学与细节。


参考资料

[1] 数据来源: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2024年北方冬季猪场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2] 权威出处: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冬季生猪饲养管理技术指导意见》(2024年10月)

[3] 资料来源:河北省农业农村厅《2023年规模化猪场冬季保暖技术示范项目总结》

[4] 资料来源:赤峰市松山区农牧局《家庭农场冬季养猪技术案例汇编(2023)》

[5] 权威出处:郑世军,《北方冬季猪舍环境调控关键技术》,《中国兽医学报》,2024年第44卷第10期

[6] 资料来源:王健,《冬季猪舍环境监测与调控要点》,全国畜牧总站技术简报,202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