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那片占地2600亩的现代化水产养殖场,58岁的模环乡夏峰村村民叶根土熟练地将自己精心养殖的一箱鱼送往此处。不久后,这些鲜活的鱼便会成为杭州名菜“西湖醋鱼”的优质食材,端上杭州食客们的餐桌。这看似平常的一幕,却蕴藏着一段龙游籍新乡贤回乡创业,以创新模式开发本地资源、延伸现代农业产业链,最终带领民众踏上共同富裕之路的动人共享农业故事。
“零成本”养鱼,开启增收新路径
2020年12月,夏峰村发布了出租村口70亩鱼塘的公告,年租金3万元。彼时,当地新乡贤张双其找到夏峰村党支部书记夏志文,提出了“村集体养鱼”的共享发展合作模式。夏峰村虽有11口鱼塘,但村集体收入主要依赖鱼塘出租。若要村集体投入成本搞养殖,不仅资金回报周期长,风险也大,夏志文心中满是顾虑。
张双其的“底气”源于他创办的集产、供、销于一体的龙和渔业。企业拥有现代化水产养殖场,下游与大型超市紧密合作,具备账期和资金优势,有开发上游淡水鱼养殖产业的需求与条件。他承诺,企业将为共享发展合作的农户提供买鱼苗、鱼药、鱼饲料的资金,农户还能享受鱼饲料内部采购价,成本至少降低20%。农户整年生产资料供给无忧,且全程无需村集体和农户出一分钱。

按照这一模式,村集体和村民只需专注养鱼,每公斤鱼可享有1.6元的固定收益,其中1元归村集体,0.6元由村里给农户分红。若养殖5万公斤鱼,村集体能分得5万元,农户能分得3万元,此外还能享受鱼价的市场行情溢价分红。
如此优厚的条件让村集体心动不已,双方迅速签订合作协议。村集体提供鱼塘并组织劳力养鱼,与农户一同享受“水资源固定收益 + 管理收益 + 工人收益 + 效益分红”。承包村里70亩鱼塘的叶根土兴奋地说:“今年年底,鱼塘能产6.1万公斤草鱼,村里能拿6.1万元,我自己能拿3.66万元,还没算上溢价分红。”这种无需前期投入、只需专心养殖的合作模式,让叶根土感受到了“稳稳的幸福”。
培养“新型农民”,注入共富新动力
养鱼是技术活,缺乏技术基础的合作农户如何成功养鱼?张双其介绍,企业经过多年探索积累了丰富的养殖经验,其养殖的草鱼生长周期仅4个月,长到0.75公斤左右即可上市,一年能轮养两、三季。
对于加入共享发展合作模式的村集体,企业会指派技术员上门“手把手”培训农户科学养鱼、科学捕捞,并帮助建设鱼塘排污设施。张双其认为,科学养鱼、科学捕捞技术通过培训就能掌握,村民有望成为新型农民。

龙游县水资源丰富,拥有600余座山塘、水库,但传统分散经营模式导致养殖技术和标准难以统一,销售市场也无法形成品牌效应。张双其表示,过去从农户手上统一收购鲜活鱼,品控是最大难题。而整合产业链要素资源后,品控问题迎刃而解。
数据显示,龙和渔业近年来已累计培训农民3000人,带动500多家农户发展水产养殖业。截至目前,张双其已与夏峰村等3个村集体、5个家庭农场及2户低收入农户建立合作关系,培养养殖致富能手8人,带动村集体年增收45万元。
创新模式引领,共绘共富新蓝图
依托特色产业,通过模式创新让现代农业“链主”带动更多农民参与其中,解决生产、销售等各环节的难题,共享发展红利,龙游县的共享发展合作模式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新乡贤在其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据龙游县委统战部介绍,近年来,龙游县深入挖掘县域新乡贤资源,搭建寓外“商会 +”和域内新乡贤会两大联络平台,紧密联系3000余名寓外新乡贤,制订出台26条全新优惠政策以及《异地商会及以商招商奖励办法》,旨在用“乡愁、乡亲、乡情”引导新乡贤回归创业,书写更多如“西湖醋鱼”背后的共富故事,让共同富裕的阳光照亮龙游县的每一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