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龙县农业现代化:生态优先、科技赋能、品牌引领

最近这些年,云龙县委、县政府积极探索山区农业现代化的新路径,通过生态优先、科技赋能、链式融合和品牌引领等策略,推动全县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十四五’收官之际,云龙县不仅成功破解了山区农业低效、散弱的难题,还为‘十五五’规划奠定了坚实基础。

生态优先,激活山区资源禀赋

云龙县充分利用其丰富的自然资源,通过创新种养循环模式,推广‘大叶蛋白芽草+诺邓黑猪’生态养殖,建成2万亩饲草基地和20万吨级生物饲料厂,实现了以草代粮、降本增效,并每年转化有机肥10万吨反哺农田。此外,依托澜沧江库区资源,投资1.5亿元建设冷水鱼全产业链示范区,预计年营收6.5亿元,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云龙县农业发展相关景象

科技赋能,突破产业升级瓶颈

云龙县坚持科技赋能产业发展,联合科研机构建立了完整的种质资源保护体系。实施诺邓黑猪‘保种扩繁’工程,建成8个标准化养殖场,实现诺邓黑猪年存栏量达2万头。同时,加快推进中药材种质资源圃建设,全县滇重楼、木香等种植面积达4.7万亩,产值达3.16亿元。数字化应用方面,建成肉牛养殖全流程追溯系统,覆盖交易、防疫等各个环节;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6785亩、电能烤房153座,烟叶亩均效益提升20%。精深加工技术不断取得新突破,楠林森云龙县农副产品有限公司建成核桃初加工机械一体化生产线,年处理青果1000吨,年加工核桃干果300吨以上。

链式融合,激活产业乘数效应

云龙县通过引进拜特控股云南(集团)有限公司,投资1.845亿元建设屠宰加工一体化项目,年屠宰生猪100万头、牛羊禽类10万头(羽),并配套建设10万吨冷链物流中心,实现冷鲜肉制品覆盖全国市场。农旅融合模式不断创新,以诺邓古村为核心,打造火腿腌制体验工坊、茶旅融合示范基地等,实现2024年全县乡村旅游接待量超50万人次,带动农特产品销售额达8000万元。农产品流通网不断畅通,搭建起‘互联网+’营销平台,推动诺邓火腿、核桃油等线上销量突破5000万元,电商销售额同比增长9.07%。

品牌引领,打造特色经济标杆

云龙县加快推进农业品牌化建设,通过制定地理标志生产技术规程,进一步擦亮‘诺邓火腿’品牌,先后开发分割肉、火腿饼等20余个系列产品,‘诺邓火腿’品牌价值达48.97亿元。立足‘云龙白芸豆’全国名特优品牌培育,建成日加工40吨白芸豆集散中心,开发免煮米、保健胶囊等产品,相关产品电商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此外,‘龙印金丝红茶’获云南茶博会金奖,云龙核桃油通过有机认证,中药材GAP认证申报正有序推进,全县农业发展已形成‘地标品牌+细分品类’双轮驱动格局。

云龙县通过生态优先、科技赋能、链式融合和品牌引领四大策略,成功探索出一条适合山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为全县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