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物价数据:平稳中现积极信号,市场供需有新变化

国家统计局9月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我国消费市场和工业生产领域价格呈现出一些新特点,整体运行平稳且透露出积极信号。

先看消费市场,8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持平,同比下降0.4%。这主要是因为上年同期对比基数较高,且食品价格涨幅低于季节性水平。像猪肉、鸡蛋、鲜果,8月价格环比变动都比往年同期弱。不过,扩内需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核心CPI同比上涨0.9%,涨幅连续4个月扩大,扣除能源的工业消费品价格和服务价格同比涨幅也都有所上升,说明消费市场内在动力在增强。

工业生产方面,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持平,结束了连续8个月的下行,同比下降2.9%,降幅比上月收窄0.7个百分点,这是今年3月以来首次收窄。这得益于我国积极实施宏观政策,治理企业无序竞争,有序开展重点行业产能治理。煤炭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新能源车整车制造等行业价格同比降幅收窄,是PPI降幅收窄的关键因素。

物价变化,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食品价格更是重中之重。农业农村部监测显示,8月全国猪肉价格连续4周下降,水果价格也季节性下行。记者在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看到,早上8点,猪肉销售大厅里商户们忙碌不已。商户称,现在猪肉销量稳定,一天能卖七八头,排骨价格降了点,一斤十三四元。数据显示,8月北京新发地市场白条猪批发平均价每公斤16.87元,比7月降7.1%,比去年同期降31.37%。这主要是因为生猪供应过剩,集中出栏,日均上市量达近5年同期高点。不过业内人士预计,9月学校开学备货、天气转凉,猪肉价格将逐渐企稳,9月初比8月平均价格高1%—3%。

水果市场同样如此,8月至今,夏季时令水果西瓜、甜瓜、桃子和新产季的梨、苹果等供应叠加,水果价格延续季节性下降态势。

8月物价数据反映出我国经济在复杂环境下保持平稳运行,宏观政策效果逐步显现。随着各项政策持续发力,消费市场有望进一步回暖,工业生产也将更加稳定,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老百姓的生活也将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