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西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德峨镇三冲村,有一片如梦似幻的茶园。这里地处滇黔桂三省(区)交界,是云贵高原边缘地带,常年云雾缭绕,茶香四溢。更令人惊叹的是,这里野生古茶树资源丰富,其中树龄最高的竟达约1800年,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近日,2025年广西环保世纪行采访团走进这片神奇的土地,将目光聚焦于隆林古茶树资源保护和当地生态经济发展。
隆林县境内,野生古茶树分布面积多达9300多亩。然而,过去由于缺乏有效保护,这些珍贵的古茶树遭遇了过度采摘、人为破坏等重重威胁,保护形势岌岌可危。
转机出现在2024年6月1日,《隆林各族自治县古茶树资源保护条例》正式颁布施行。这一《条例》犹如一场及时雨,为古茶树撑起了保护伞,开启了系统性保护与利用的新篇章。

《条例》实施后,成效显著。古茶树得到了悉心呵护,产业发展也日益规范。茶叶企业凭借隆林独有的优质野生古树茶资源,精心打造茶叶品牌,让这些古老的茶树焕发出新的生机。不仅野生古茶树得到了有效保护,当地民众的钱包也渐渐鼓了起来。
以广西隆林三冲茶业有限公司为例,这家企业打造了5000多亩高山生态茶园,年产值高达3000多万元。不仅如此,企业还依托当地的生态风光与民族文化,打造了隆林三冲缘茶产业核心示范区,发展“现代农业 + 旅游”模式,形成了“生态保护—产业发展—旅游增收”的良性循环。
作为百色市人大代表,该公司负责人陶思艺积极探索创新,形成了“代表 + 基地 + 农户 + 合作社”的产业化模式。2022年,基地设立人大代表“会客厅”,汇聚了区、市、县、镇四级19名代表,共同推动解决茶园管理、旅游开发等难题。
这一系列举措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改变。目前,公司及示范区带动周边400多户劳动力就业,人均月增收2500元以上,还带动了9个村集体经济发展。同时,企业投资300多万元完善村内基础设施,让生态产业发展的成果真正惠及每一位民众。
隆林三冲村的古茶树保护与生态经济发展之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生动的范例。它告诉我们,只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强保护与开发,就能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让古老的自然馈赠焕发出新的活力,造福一方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