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活水助力盆景产业,花都赤坭镇乡村振兴新路径

秋阳正好,盆景缀翠。9月12日,在花都区赤坭镇瑞岭村的盆景苗木基地里,一场聚焦“金融赋能+乡村振兴”的实地调研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此次活动旨在深入落实区域纵向帮扶联动发展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花都区商务局联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从化监管支局、赤坭镇政府以及多家银行、保险和融资担保机构,走进瑞岭盆景苗木生产中心、金兴园艺等产业一线,与盆景、渔业、养殖等特色产业企业代表展开深入交流,探索金融活水精准滴灌赤坭特色产业的“花都路径”。

赤坭镇作为岭南派盆景的发源地与核心产区,是远近闻名的“岭南盆景之乡”。全镇盆景花卉种植总面积达4万亩以上,从业人员超万人,全产业链年产值超10亿元。瑞岭村更是连续两年上榜全国“超亿元村”,成为名副其实的盆景产业龙头。然而,随着产业规模的扩大,企业和农户在转型升级和扩大种植过程中面临资金缺口,亟需金融支持。

调研首站来到瑞岭盆景苗木生产中心,放眼望去,成片的“红如意”特色花卉灿烂绽放。负责人介绍,基地现引入智能育苗和AI创作技术,能够精准育苗,满足市场需求。目前,生产中心年产出300万株花卉,带动了周边近5000亩花卉种植场所的发展,有效促进创业和增收。

瑞岭盆景苗木生产中心

随后,调研组来到金兴园艺,成片的罗汉松、九里香等盆景映入眼帘。金兴园艺是花都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岭南盆景传承基地,其生产的盆景、绿化苗木品种近30个,年产值接近5000万元,现已获得城市园林绿化企业叁级资质证书。

座谈会上,赤坭镇盆景苗木、水产养殖、智慧渔业等多家公司与政府、金融机构共同围坐,企业围绕自身发展规划、融资现状等畅所欲言,提出对金融服务的需求。针对企业诉求,调研组现场“接单”回应: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金融支持“百千万工程”的系列举措,重点讲解了“金融村官”驻村服务机制;广州农商行、九江银行、浙商银行、花都稠州村镇银行等银行机构结合企业实际诉求进行回应,推荐适配产业特色的专项信贷产品,涵盖信用贷款、设备抵押贷等多种形式;太平洋产险、平安产险围绕盆景种植、水产养殖风险特点,介绍了组合保障方案,探讨通过政策性保险为企业增信融资;花都绿色融资担保公司介绍围绕“三农”、小微企业可提供的政府性融资担保服务等。一系列“政策+产品+保障”的组合拳,直击企业“短频急”的资金痛点。

座谈会现场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从化监管支局相关负责人则从监管视角支招:“我们将推动金融机构针对性破解盆景、渔业等特色产业融资过程中的难点,研发更贴合盆景种植、水产养殖等产业特点的金融产品,优化贷款审批流程;同时引导保险机构开发覆盖种植风险、市场波动等场景的综合保障产品,为产业全链条风险‘兜底’。”

政府、金融机构、企业三方围坐,从“一株苗”的生长周期聊到“一个村”的产业规划,从短期流动资金需求谈到长期品牌建设支持。通过此次交流,企业提出了融资痛点,政府、金融机构也就企业融资提出实质性建议,助力各方打破信息壁垒,增进彼此的信任与了解。

近年来,花都区已先后打造“家鱼贷”“盆景贷”“水产养殖贷”等50多款乡村振兴金融产品。此次聚焦盆景产业,正是瞄准了赤坭镇“盆景+文旅+电商”的融合发展潜力——通过金融活水的注入,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把盆景做成推动农户增收、农业增效的大产业,在深挖百年盆景文化的同时,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赤坭镇盆景产业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产业,而产业振兴离不开金融服务。”区商务局表示,下一步将持续优化金融服务,推动金融服务下沉到田间地头、车间苗圃,用金融“画笔”勾勒出花都特色产业更美的图景,为“百千万工程”建设贡献“花都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