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入冬前后,北方果区的果园管理进入关键节点。许多果农习惯在严寒来临前对苹果、梨、桃、杏等落叶果树进行刮除老皮与树干涂白两项操作,普遍认为其主要目的仅为防冻保温。然而,根据近五年在山东烟台、陕西渭南、山西运城等地示范果园的跟踪调查与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的系统分析,这两项看似简单的农事操作,实则是切断多种越冬病虫害生命周期的核心环节,对控制来年红蜘蛛、卷叶蛾、介壳虫、腐烂病等重大病虫害具有决定性作用。

在2023年冬季,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联合运城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盐湖区、闻喜县选取23个标准化示范园进行对照试验,样本覆盖苹果树1278株、梨树896株、桃树612株。结果显示,实施规范刮皮与涂白的果园,翌年春季红蜘蛛虫口密度较未处理组降低68.3%,卷叶蛾越冬幼虫基数减少72.1%,腐烂病发病株率下降51.7%。这些数据并非实验室理想条件下的模拟结果,而是基于真实果园管理环境下的长期观测数据,其可靠性远超单纯理论推演【3】。
为何刮老皮与涂白能产生如此显著的防控效果?其核心在于精准打击病虫害的越冬场所。许多害虫与病原菌在秋冬季节进入休眠状态,选择在树体的隐蔽部位潜伏,以躲避严寒与天敌。老皮裂缝、树皮翘起处、枝杈夹角、树洞及树干基部,正是红蜘蛛成螨、卷叶蛾幼虫、梨小食心虫、介壳虫、腐烂病菌等病原体的天然庇护所。若不加以清除,春季气温回升后,这些潜伏个体将迅速复苏,成为当年第一代虫源或菌源,引发爆发性危害。

以红蜘蛛为例,其越冬雌螨多聚集于主干、主枝基部的老皮缝隙中,常与树皮碎屑、苔藓、地衣混生,形成致密的越冬群落。据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2021年发布的《北方落叶果树主要害虫越冬生态研究》指出,红蜘蛛越冬雌螨在树皮裂缝中的存活率可达85%以上,若不进行物理清除,仅依赖春季药剂防治,往往因虫体隐蔽而难以触达,导致防治效率不足40%【1】。而通过冬季刮除1至2毫米厚的老皮层,可直接清除90%以上的越冬虫体,极大降低来年基数。
卷叶蛾类害虫的越冬方式更为隐蔽。其幼虫常在枝干裂缝、树皮下、剪口处结茧越冬,部分种类甚至潜入树干基部的腐烂组织中。在陕西渭南苹果主产区,2022年冬季的田间调查发现,每株成年苹果树平均藏匿卷叶蛾越冬幼虫达17至23头,若不处理,次年5月上旬即可形成第一代幼虫为害嫩叶,造成卷叶、食叶、影响光合作用,严重时导致落果。而实施刮皮后,结合涂白剂的封闭作用,可有效阻断其羽化与迁飞路径,实现“源头截断”【4】。
值得注意的是,刮皮操作若方法不当,反而会适得其反。部分果农为追求“刮得干净”,使用铁铲或钢丝刷过度刮削,导致韧皮部受损,树体抗寒能力下降,甚至诱发冻伤或感染腐烂病。正确的刮皮技术应遵循“轻、准、净”三原则:轻——仅刮除松动、翘起、明显龟裂的老皮,保留健康树皮;准——重点针对主干中下部、大枝基部、枝杈夹角等虫害高发区;净——刮下的树皮与虫体必须集中收集,运至园外焚烧或深埋,严禁就地堆放,以防虫体二次扩散。
涂白剂的配制与施用同样需要科学规范。市场上流通的“成品涂白剂”良莠不齐,部分产品含重金属或化学溶剂,长期使用可能破坏土壤微生态。我们推荐采用农业农村部推荐的石灰硫磺合剂改良配方:生石灰5公斤、食盐0.5公斤、动物油0.2公斤、石硫合剂原液1公斤、水20公斤。先将生石灰化开,加入石硫合剂搅拌均匀,再加入食盐与动物油,充分乳化后使用。该配方兼具杀菌、杀虫、防冻、防日灼四重功能,且成本低廉,环境友好【2】。
涂白时机至关重要。最佳施用时间为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即落叶后、土壤封冻前。此时树体进入休眠,树液流动缓慢,涂白后不易被雨水冲刷,且能有效封闭刮皮后裸露的树皮缝隙。涂白高度应从地面以上30厘米延伸至主干第一分枝处,对易受日灼的西南向树干可适当加高。涂刷时应均匀细致,确保无遗漏,尤其注意枝杈内侧与树皮凹陷处。

在山西运城某果业合作社的实践案例中,2021年冬季,合作社对87亩苹果园实施了标准化刮皮与涂白,同时配套清园喷施石硫合剂。2022年全年病虫害防治用药次数由平均6次降至3次,农药成本下降42%,商品果率提升至91.5%,较周边未实施该技术的果园高出18个百分点。该合作社负责人李建国表示:“以前总以为刮皮是‘面子工程’,没想到真能省药省钱。去年春天红蜘蛛几乎没见,树势也比往年好。”此项措施已被纳入当地绿色果园建设标准体系【3】。
此外,刮皮与涂白并非孤立措施,应与果园整体清洁管理协同推进。冬季修剪后的枝条、落叶、落果、杂草必须彻底清除,集中销毁,减少病虫害的寄主环境。同时,建议在涂白前对树干基部喷洒一次3至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形成双重屏障。对于已发生腐烂病的病斑,应先用利刀刮净病皮至健康组织,再涂抹波尔多液或甲基硫菌灵糊剂,最后再统一涂白,可显著提高治愈率。
部分果农存在误区,认为南方地区冬季温暖,无需刮皮涂白。事实上,即便在河南、安徽等相对温暖区域,冬季仍有持续低温时段,且红蜘蛛、介壳虫等害虫对温度变化敏感,其越冬行为并未因气候温和而消失。2023年安徽省农科院在砀山梨区的监测数据显示,当地越冬红蜘蛛虫口密度虽低于北方,但仍有平均每株2.3头,若不干预,次年4月即形成危害高峰。因此,南方果区同样应重视此项基础管理【5】。
从生态防控的角度看,刮皮与涂白属于典型的“非化学防治”手段,符合国家《“十四五”全国农药减量增效规划》中“优先采用农业、物理、生态措施”的指导方针。其优势在于无残留、无抗性、无环境污染,且能同步提升树体健康与果园整体生态平衡。在当前农产品品质要求日益提升、绿色认证普及的背景下,该项技术不仅具有经济价值,更具备长远的市场竞争力【2】。
需要强调的是,任何技术的成效都依赖于执行的规范性与一致性。我们建议果农建立冬季管理日志,记录刮皮时间、涂白范围、虫害发生情况,并在次年春季进行对比评估。有条件的果园可与当地农技推广站合作,参与病虫害预测预报体系,实现精准防控。
冬季对果树进行刮老皮与涂白,绝非简单的“防冻保暖”行为,而是基于病虫害生物学特性、生态位分布与生命周期规律所设计的精准防控策略。其对红蜘蛛、卷叶蛾、介壳虫、腐烂病菌等越冬种群的清除效率,远高于春季补救性施药。在劳动力成本上升、绿色生产标准提高的今天,这项低成本、高效益、可持续的传统技术,理应被重新认识、规范推广,并纳入现代果园标准化管理体系。
果农朋友,别再把刮皮涂白当成“走过场”。它是一年中最关键的“预防性投资”,一次规范操作,胜过三次盲目打药。科学管理,从冬季开始。
数据来源与参考资料
【1】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北方落叶果树主要害虫越冬生态研究》. 2021年发布.
【2】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十四五”全国农药减量增效规划》. 2022年印发.
【3】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2023年度运城苹果园冬季管理技术示范报告》. 2024年内部资料.
【4】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渭南苹果园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规程》. 2020年修订版.
【5】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皖北地区梨园红蜘蛛越冬动态监测报告》. 2023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