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喀什这片曾经被称为‘滴水贵如油’的戈壁上,如今正上演着一场水产养殖的奇迹。从莎车县依盖尔其镇到麦盖提县巴扎结米镇,再到岳普湖县 万邦水产养殖基地,每一处都见证了科技与产业如何携手推动乡村振兴。
清晨的薄雾中,莎车县依盖尔其镇水产养殖基地已经是一片繁忙景象。员工麦麦提·亚森正在熟练地分拣螃蟹,这些螃蟹个个青壳白肚、体型肥硕,一公斤能卖到260元。五月份投下的10万尾蟹苗,成活率超过85%,这是叶尔羌河水滋养出的高品质螃蟹。‘我们的蟹黄比其他地方的更饱满,’麦麦提自豪地说。

不远处,麦盖提县巴扎结米镇澳洲淡水龙虾养殖基地也迎来了丰收。养殖户吴志友兴奋地展示着他手中的龙虾,单只最重达到145克。他回忆起第一次试养时的困境,由于pH值高达8.9的盐碱水,近三成虾苗死亡。直到山东援疆专家指导后,在池底铺了改良土,并调整了饲料中的矿物质配比,才使得这些‘南方客’成功扎根。

吐曼塔勒乡的拟穴青蟹养殖同样取得了显著成效。技术员们深夜仍在检测水体,确保水质适合青蟹生长。这里养殖的青蟹肉质紧实,比普通蟹高20%,成活率超过80%。
岳普湖县万邦水产养殖基地的技术员买买提艾力·艾山,几年前还从未想过自己能学会养虾。2024年,他报名成为基地的技术员,跟着福建专家学习技术,如今已成为技术骨干。他严格把关每一只南美白对虾的质量,确保每只净重不低于35克,才能装箱发往喀什的超市。

叶城县夏合甫乡的‘虾荷府’农家乐不仅为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还带动了周边6家农户开设餐馆,两年累计分红达20万元。据喀什地区水产技术推广站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地区有各类水产养殖主体317个、规模以上渔业企业7家。未来,喀什将通过建设渔农综合体和鱼旅融合示范区,构建‘绿色养殖—精深加工—跨境贸易’全产业链,打造南疆渔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夕阳下,‘虾荷府’虾池被镀上了金边,员工阿依古丽望着池塘,满怀希望地说:‘听说明年要再扩300亩虾稻田,会有更多人来上班,日子肯定越来越好。’从叶尔羌河的蟹塘到乡村养殖车间,喀什的每一滴水珠都在书写着科技致富、产业惠民的丰收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