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信宜怀乡竹编“逆袭”:关税难挡创新路,文旅融合火出圈

连日来,在广东知名侨乡茂名信宜市怀乡镇,传统竹编产业正经历着一场“破茧蝶变”,在产品创新、市场拓展以及文旅融合等方面不断探索前行,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怀乡镇素有“竹器之乡”的美誉,自20世纪60年代起便投身于竹器产品的生产与出口。据信宜市农业农村局介绍,如今全镇拥有10家竹编企业,其中规上企业达4家,还建设了竹编工业园和怀乡竹编产品展示中心。其竹编产品远销美国、日本、欧洲和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2022年“以竹代塑”全球倡议的提出,更是为怀乡竹编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仿佛为其打开了一扇通往更广阔天地的大门。

然而,近期国际关税问题给信宜竹编产业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面对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当地企业积极应对,采取多元化经营策略。信宜市宏兴工艺制品厂技术总工王永生表示,企业在维持外贸订单的同时,大力拓展国内市场。今年已成功开发出灯笼、十字花、野外野餐等文旅系列新产品,内销订单量已反超外贸订单量,国内市场开拓成效显著。

 

国际贸易的波动,倒逼着怀乡竹编产业从“外贸依赖”向“国内外双循环”转变。粤丰工艺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深有感触,该镇竹编企业不断在技术上进行改进提升,从防霉防蛀、环保染色等方面下功夫,还跨界融合,巧妙设计利用“竹 + 藤”“竹 + 布”“竹 + 皮”等材质,开发出一系列文旅主题新品,客户群体迅速扩大。如今,该公司部分产能已通过“飞地”模式向市区竹编工业园转移,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稳固市场地位。

在怀乡圩镇客厅,特色竹编文创产品琳琅满目,吸引了众多外地游客前来参观、购买。无论是竹编手提袋、竹篮,还是竹编书箱、圆箩,都成为了游客们青睐的“可带走的怀乡记忆”,成为了当地的抢手货。

走进怀乡竹编的主要生产基地木辂村,这里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从事竹编工作。只见村民们巧手翻飞,削篾丝、编织、固定成型,短短几分钟,一件件手工精致的竹编工艺品便呈现在眼前,让人不禁感叹他们的心灵手巧。

信宜市文广旅体局驻木辂村第一书记邱鸿钦介绍,木辂村还建有竹编工艺坊,位于黄华江虎跳峡景区路口,计划下个月开门迎客。游客来到这里,不仅可以在展厅挑选自己喜欢的竹编产品,还能亲自体验竹编的乐趣。该工艺坊将与黄华江虎跳峡景区、南路革命红色教育基地联动,深度融合本地红色人文和自然风光优势与竹编产品,打造“体验 + 展销”的文旅窗口,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竹编文化的独特魅力。

从传统外贸到国内外双循环,从单一产品到多元创新,从单纯生产到文旅融合,广东信宜怀乡的竹编产业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与机遇。相信在未来,怀乡竹编将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