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走进秦岭深处的商洛市镇安县,一幅幅丰收画卷映入眼帘。月河镇西川村的稻田里,金黄的稻穗随风摇曳;云盖寺镇的木耳大棚内,黑木耳长势喜人;庙沟镇蒿坪村的桑园中,蚕农正忙着采摘桑叶;永乐镇青槐社区的养殖场里,鸡鸣声此起彼伏。这不仅是一幅美丽的乡村景象,更是镇安县通过特色产业推动乡村振兴的真实写照。
今年以来,镇安县以“两确保、三提升、两强化”为重点,紧扣“四提攻坚战”和“六个做示范”的重点任务,锚定特色农业大县建设目标,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在这一过程中,传统农业焕发了新的生机,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形成了多元化的产业格局。
传统农业焕发新生机
在月河镇西川村,种植大户卢锡金通过流转土地,进行油菜、水稻两季轮作种植,连续多年获得丰收。今年,他预计亩产将达到750公斤。随着镇安金宏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入驻,西川稻油农旅融合产业园应运而生,建设了200多亩“油菜—水稻”轮作种植基地示范区,并配备了先进的加工生产线。下一步,他们计划引入稻鸭共生模式,打造有机绿色无公害大米。

小木耳成就大产业
云盖寺镇西华村的余之超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投身木耳产业。她成立了镇安县秦绿食品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协会+农户”模式,让群众通过入股分红、土地流转、务工就业实现增收。通过技术创新,她成功研发出“秦绿高寒一号”木耳菌种,产量提高15%以上。如今,该公司年产值突破5000万元,带动群众1080人。
一条产业链织就“致富网”
在庙沟镇蒿坪村,蚕桑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的支柱产业。村里建成了蚕丝产品深加工生产线,完成了从缫丝到丝织品深加工的产业延伸。同时,通过招商引进陕西鑫绿辉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展桑叶挂面、桑叶茶等深加工产品,解决了当地十几名群众的就业问题。
畜牧业撑起增收新天地
畜牧业是镇安县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在永乐镇青槐社区,张永涛通过养鸡实现了家庭增收。他从杨凌购买鸡苗,在镇安动物防疫中心的指导下,逐渐做大了规模。现在存栏4000多只鸡,年出栏1万只。为了解决销售问题,他还开始在抖音直播卖货,打开了销路,收入也稳定了。
镇安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魏林表示,下一步,镇安县将聚力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持续推进和美乡村建设,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加大资金政策扶持力度,聚焦茶叶、蚕桑、烤烟、魔芋、板栗、畜禽等重点产业,打造从农户到企业、从基地到市场相互联结的全产业链,促进产业提质增效,持续增加农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