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苍溪县三川镇的猕猴桃园里,史晓芹手持自拍杆,对着手机屏幕热情地介绍:“家人们看,咱们苍溪的红心猕猴桃,汁多味甜,现摘现发!”不到一小时,订单量已突破200单。
一场静悄悄的变革正在四川苍溪的田野乡间上演。一部智能手机、一盏补光灯,配上刚从地里采摘的农产品,就成了连接山里山外的新桥梁。在这里,400多名乡村主播每天通过直播,将苍溪的猕猴桃、雪梨等特色农产品卖到全国各地。
组织引领,破解农产品出村难题
“过去咱们的好东西出不了山,现在靠着直播,坐在家里就能把货卖到全国。”史晓芹一边打包发货,一边感慨。她所在的“千播联盟”,正是苍溪县破解农产品销售难题的创新举措。
这个由组织部门牵头组建的电商联盟,整合了商务、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等11个职能部门的力量,还吸纳了农产品加工企业、冷链物流企业等产业链上下游主体。联盟按照“打通上下游、衔接产供销”的思路,建立起覆盖生产加工、平台服务、仓储物流、电商直播的全链条体系。
“我们定期举办主题沙龙,制定行业公约,推动诚信经营、规范发展。”“千播联盟”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联盟已助力苍溪红心猕猴桃、苍溪梨等百余种特色农产品销往全国,年销售额突破3亿元。

培育新农人,打造“一村一主播”
“刚开始面对镜头,紧张得连话都说不利索。”回忆起第一次直播的经历,河地镇兴华村的党支部书记谢艾军忍不住笑了。如今,他已是当地小有名气的“书记主播”,通过直播帮村民销售山货。
苍溪县按照“懂平台、会直播、爱农村”的标准,大力实施“一村一主播”培育计划。该计划围绕直播技巧、农产品品控、法律法规等核心课程,采取“1名电商指导员+N名学员”的导师帮带模式,组织学员组团实战。截至目前,已有473名乡村主播获得阿里巴巴平台认证。
“书记带货、群众出镜、现场结算、无偿公益”——这是苍溪县支书助农团的特色直播模式。在农民丰收节、猕猴桃采摘节等重要节点,当地还会举办擂台赛,邀请乡村主播与网红主播同台竞技,共同提升直播技能。
共建共享,夯实电商发展基础
“今天,谢书记又帮我卖了几百块钱的山货!”在兴华村村委会,村民侯桂芳拿着刚结算的货款,脸上笑开了花。在她身旁,谢艾军正忙着为当天出镜的村民们办理结算。
稳定的货源和可靠的品质是乡村电商持续发展的关键。“千播联盟”协同乡镇党委和村级党组织,推动多方主体抱团发展,不断扩大绿色、有机认证范围,共建“地方好物库”和“云集市共享共配仓库”。目前,已带动360个村集体经济组织、1100多家产业大户、3.6万余名村民融入乡村电商产业链。
政策加持,激发创业热情
“播得火、卖得好,还能得奖励、有补贴,这样的好政策让我们敢闯敢干!”乡涧溪电商团队负责人、东溪镇中山村副主任樊涧华对县里的电商扶持政策赞不绝口。
苍溪县出台的《支持电子商务发展十条措施》,设立了电商专项发展资金,对年销售额超200万元的电商人才(团队),按销售额的0.5%给予奖励;对获评国家、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的站点,最高给予一次性奖励10万元;对企业自主开展电商培训的,年度补助最高可达3万元。
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极大地激发了村民参与电商的热情。如今在苍溪,手机已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了新农活。越来越多的农特产品通过直播走向全国,越来越多的村民借着电商鼓起腰包。
“直播电商不仅打开了特色农产品的销路,更激发了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苍溪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赵飞表示,“党建引领、电商助力、群众主演的兴村富民之路,必将越走越宽!”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从零星试水到规模化运营,苍溪县通过组建“千播联盟”,探索出了一条电商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小小的手机屏幕正打开广阔的市场,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