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市:雨后抢收,守护秋日丰收硕果

近日,山西晋城高平市各乡镇的田间地头一片繁忙景象,村民们正争分夺秒地开展秋粮抢收工作,全力守护来之不易的丰收成果。

在马村镇东周村红薯种植基地,500亩红薯迎来抢收关键期。连续降雨让土壤湿度大增,若不及时收获,红薯品质和存储周期都会受影响。马村镇迅速行动,联合多家企业,采用“机械抢效率、人工保归仓”的方式,调配多台挖掘机和运输车,抽调40余人组成抢收小分队。挖掘机在田间不停作业,机械臂上下翻动,一个个带着泥土的红薯破土而出。村民和志愿者们干劲十足,忙着割秧、翻捡、去泥、装箱、搬运。东周村党支部书记连燕霞感慨:“红薯不耐涝,多亏各方帮忙,不仅提高了收获效率,还减少了红薯破损。”目前,当地正全力抢收,预计月底可完成任务。同时,马村镇还整合场地资源保障红薯晾晒,紧盯天气变化,指导农户做好红薯、玉米、大豆等作物抢收,对接收获机和烘干设备,解决收获、存储难题。

石末乡侯庄村则抢抓雨后天晴时机,组织村民开展苹果采收作业。侯庄村依托区位优势发展苹果产业,成立民丰果业专业合作社,种植550亩苹果树。果园内,村民们分工明确,小心翼翼采摘熟透的苹果,开裂的苹果单独放置。村民宋九香说:“连续下雨苹果易开裂腐烂,得抓住不下雨的间隙抢收。”合作社技术员黄工作表示,抢收的苹果会第一时间分拣、运输、包装、储存,确保以最佳品质走向市场,保障果农收益。

雨后初晴,北城街街道王何北村的玉米田里,秋粮抢收作业有序开展。农机手熟练驾驶履带式联合收割机穿梭作业,一排排玉米被快速收割、脱粒,金黄的玉米粒通过输送筒流入运输车,送往烘干塔烘干。走进玉米烘干厂,机器轰鸣,工人们忙着将玉米送入烘干机。经过筛除杂质、烘干,玉米含水量从约24.7%降到15%以下,便可入库储存,避免发霉变质。烘干厂负责人郑海强介绍着烘干流程。

为保障抢收高效推进,高平市农业农村局成立5支技术指导服务小分队,统筹调度7个粮食烘干点,4支应急抢收队配备履带式收获机,为农户提供便利。同时,积极协调机力、人力,组织500多台农业机械投入秋收。截至目前,全市已抢收玉米11万亩,累计烘干粮食超350吨。

对于种植户来说,面对降雨等不利天气,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提前做好抢收准备。像红薯、苹果等作物,要根据其特性,及时调整收获时间和方式。在收获过程中,充分利用机械提高效率,同时合理安排人工,确保作物应收尽收。对于收获后的粮食,要及时晾晒或烘干,降低含水量,防止霉变。烘干时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控制好烘干时间和温度,保证粮食品质。

高平市各乡镇在雨后的抢收行动,展现了大家守护丰收的决心和智慧。通过科学调度、多方协作,最大程度减少了损失,保障了粮食安全。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高平市的秋收工作将顺利完成,民众的“粮袋子”会装得更满、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