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黄土高原,空气中飘着淡淡的果香。在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的果园里,果农们正迎接着一年中最忙碌的收获时节。
清晨天刚亮,林皋镇孙家河村的村民金春花就已经在果园里忙活开了。缀满枝头的苹果在晨光中泛着红晕,44岁的金春花手法熟练地在果树间穿梭采摘。
“今年秋季雨水比往年多,但你看我们的苹果,颜色鲜亮,果形饱满,口感一点没受影响。”金春花随手摘下一颗红彤彤的苹果说道。随着太阳升高,果园里越来越热闹,采摘声、三轮车的马达声和果农们的谈笑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丰收的乐章。
不远处的秋林苹果专业合作社里,理事长林秋芳正忙得不可开交。她一边指导工人给苹果套网套、装礼盒,一边接着络绎不绝的订货电话。“新果一上市,老顾客的订单就源源不断,这几天真是忙得脚不沾地。”她拿出手机展示不断刷新的订单,北京、上海的客户都在追加订货。“我们主打的‘瑞雪’品种特别受欢迎,脆甜多汁,回头客特别多。”

在白水县盛隆果业的加工车间里,自动化分拣线正在快速运转。这套设备能够根据苹果的大小、糖度等指标进行精准分级。车间外,铲车来回穿梭,将一箱箱苹果装上来往的货车,这些苹果即将发往全国各地,甚至远渡重洋。
“现在是销售旺季,我们每天要处理大约60万斤苹果。”盛隆果业副总经理韩继龙介绍,“前几天我们尝试了直播带货,效果很不错,二十分钟就卖出了两万多盒。除了国内市场,我们的苹果还出口到泰国、马来西亚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白水县地处关中平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适合种植苹果的区域之一。从2005年开始,当地政府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引进了赵政阳教授团队的苹果种植技术,陆续培育出“瑞阳”、“瑞雪”、“瑞香红”等优质品种。

这些新品种凭借皮薄脆嫩、果肉多汁、甜度适中的特点,很快赢得了市场认可。如今,白水县已经发展了超过10万亩的“三瑞”苹果种植基地,配套建设了标准化示范园,并推广高接换优等种植技术。
苹果产业的兴旺,也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回乡创业。在“阿珍新农妹”的直播间里,“85后”的张明珍正带着团队推销家乡的苹果。“家人们看过来,这是我们白水的‘瑞阳’苹果,脆甜无渣,现在下单还有优惠……”打印机不停地吐出新的快递单。
“像我这样返乡做电商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了。”张明珍说,“现在正是苹果销售旺季,我们每天能卖出200多单,销售额上万元,经常供不应求。”
如今,白水县有超过八成的人口从事与苹果相关的产业。这里不仅是西北地区重要的苹果交易集散地,还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每年出口苹果约15万吨。
傍晚时分,忙碌了一天的林秋芳虽然疲惫,脸上却洋溢着收获的喜悦。“白水苹果产业确实大有可为,管理得当的话,一亩果园能有五六万元的收入。接下来,我们还想尝试发展果园观光采摘,这应该又是一条增收的新路子。”
从果园到车间,从直播间到物流线,白水县的每个角落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这片黄土地上的“金果子”正带着果农们的希望,走向更广阔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