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人参产业迈向千亿级规模,数字化溯源与政策赋能助推高质量发展

进入冬季,长春市光复路一家参茸店内,店主曹志远正忙碌地接待顾客。他手持一盒人参产品向顾客演示:“用手机扫描包装上的二维码,就能立即查看这株人参的具体种植基地、生长年限和权威检测报告。”据曹志远介绍,自从人参产品配备了这种“数字身份证”,消费者购买更放心,产品附加值也得到明显提升。

这种变化得益于吉林省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作为全国最重要的人参产区,该省将人参产业定位为乡村振兴的关键产业。在今年出台的《吉林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2025年重点行动方案》中,人参与梅花鹿、大米、玉米、矿泉水等特色农产品被列入重点扶持名单,形成系统的政策支持体系。

2024年数据显示,吉林人参产业综合产值已突破800亿元,位居全国首位。按照发展规划,到2025年末,该省人参全产业链产值将达到千亿级规模。“长白山人参”区域品牌价值目前评估已达300亿元,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品牌资产。

在政策层面,吉林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明确提出要建立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项机制,通过强化政策保障和机制创新,集全省之力将人参产业打造成为标志性示范产业。同时,该省专门组建“吉字号”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实施重点企业对接服务,加速构建特色产业发展新格局。

产业升级在生产企业中得到直观体现。万通药业的生产车间里,自动化生产线每分钟可灌装100瓶人参口服液。这些产品通过跨境电商平台销往东南亚市场,成为吉林农产品“走出去”的代表性产品。

国际市场拓展取得新突破。今年10月29日重阳节期间,“中医联世界 参香满重阳”中医药文化主题活动在瑞士日内瓦万国宫举行。吉林人参通过这一国际平台,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华瑞参业负责人金利华表示:“我们的产品能够进入联合国舞台,这对开拓更广阔国际市场产生了积极推动作用。”

近期举办的第22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吉字号”特色农产品集中亮相。10家人参企业展示了28种人参系列产品,这些兼具传统特色与创新形态的产品成为展会焦点,吸引了大量参观者和渠道商关注。

区域合作也在深入推进。依托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平台和“津吉粤”省际农业合作交流会,吉林中鹿中医药集团与广东紫和堂大药房达成合作,将吉林梅花鹿中药材全面纳入华南医药供应链体系。这类合作项目不仅为吉林优质农产品打开了新的销售渠道,也成为省际农业资源互补、产业协同发展的典型案例。

从产品溯源到品牌建设,从政策支持到市场开拓,吉林人参产业正在经历全面升级。随着数字化管理技术的应用和国际市场渠道的拓展,这个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的活力,为吉林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着持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