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柑橘产业矩阵:全链条增值助力果农增收

重庆的柑橘、柠檬、柚子,同属芸香科柑橘属,它们共同构成了重庆独具特色的“柑橘产业矩阵”。近年来,重庆各区县依托自身资源优势,推动这一传统产业从“单一种植”向“全链条增值”转型,不仅让“重庆柑橘”的美名传遍全国,更让果农们的收入逐年攀升。

这段时间,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曹立团队培育的第五代杂交品种“阳光2号”成了网络上的热门话题。这款柑橘以其软嫩多汁、酸甜适口的独特风味,赢得了消费者的广泛好评。短短一周内,两万多斤“阳光2号”就被抢购一空,实现了科研成果与市场需求的完美对接。

曹立研究员感慨地说:“最高峰的时候,一天就卖了3000件。这个新品种刚上市就受到如此热烈的欢迎,真是出乎我们的意料。”而参与销售工作的西南大学研究生王钦也表示:“果子好不好,最终得由市场和消费者来评判。通过这次销售,我们直接听到了消费者的反馈,这对我们未来的研究非常有帮助。”

深秋时节,忠县新立镇的“九月红”脐橙也迎来了成熟期。随着早晚温差的加大,这些脐橙正快速积累着糖分和风味物质,果皮也逐渐转为金黄。与普通脐橙相比,“九月红”提前了近两个月上市,主打“错峰销售”策略。忠县姊忠柑橘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李运龙说:“今年单品的质量都很好,随着气温下降,下月初就可以大量上市了。”

在荣昌区,柠檬产业则瞄准了“走出去”的发展路径。当地柠檬以高出汁率、酸度适中的优良品质,赢得了外贸订单的青睐。荣昌区吴家镇柠檬果园的负责人鲜国红介绍说:“我们的柠檬产量在四五百吨左右,销售渠道稳定,主要通过外贸公司销往俄罗斯等国家。”这不仅为当地柠檬产业带来了可观的收益,也提升了重庆柠檬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

而在黔江区濯水镇,阿蓬江两岸的柚子也进入了销售旺季。不少游客慕名而来,穿梭在柚子林中体验采摘的乐趣。当地依托生态优势,将柑橘种植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形成了“以旅促农、以农强旅”的良性循环。一位游客在品尝了柚子后赞不绝口:“水分足,不酸不涩,刚才尝了一个,非常好吃。”黔江区濯水镇产业发展中心主任文成波介绍说:“阿蓬江沿线种植了4800余亩柑橘,涉及农户1200余户,年产量在7500吨左右,产值达到了3000万元。”

重庆柑橘产业矩阵的蓬勃发展,离不开各区县对资源禀赋的精准把握和对全链条增值的不懈追求。从科研育种到市场销售,从错峰上市到外贸拓展,再到与乡村旅游的深度融合,重庆柑橘产业正以多元化的姿态迈向更加广阔的未来。

在这个过程中,果农们是最直接的受益者。他们不仅通过种植柑橘获得了稳定的收入,还通过参与乡村旅游等活动增加了额外的收益。更重要的是,他们看到了产业发展的希望和前景,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重庆柑橘产业矩阵的发展经验告诉我们,只有立足资源禀赋、推动全链条增值、实现多元化发展,才能让传统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未来,重庆柑橘产业将继续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全链条增值为目标,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让“重庆柑橘”的美名传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