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繁茂葱茏,枝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小桥横跨溪流,潺潺流水诉说着岁月的故事;村中绿道蜿蜒伸展,处处洋溢着蓬勃生机;非遗点茶的雅致场景,让人仿佛穿越回古代,感受那份古朴韵味……近日,记者跟随“活力中国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走进杭州市余杭区径山村,入目皆是这般鲜活灵动的画面。
径山村坐落于余杭区西北部,这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自然资源得天独厚,素有“中国禅茶第一村”的美誉。作为径山茶的核心产区以及人类非遗项目“径山茶宴”的发源地,径山村发展茶产业可谓占尽天时地利。径山村党委书记俞荣华向记者介绍,近年来,径山村大力推进茶叶生态种植,提升精深加工水平,借助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模式,全力做强茶产业。
如今,径山村拥有3000余亩茶园,年产茶叶达7万余斤,产值超过亿元。曾经,径山茶按斤论价,如今,精品茶却以克计价。这片曾经普通的“绿叶子”,已然成为带动茶农增收致富的“金叶子”。
近年来,径山村以“千万工程”为引领,逐步打造出集民宿、非遗体验、茶产业深加工于一体的3A级全域景区村庄。走进径山村游客中心,货架上琳琅满目地陈列着茶多酚面膜、茶口红、茶香护手霜等特色产品。销售经理陈月燕介绍,近期茶香护手霜每日销量可达150单左右,复购率在所有产品中名列前茅。

“禅”与“茶”,是径山村独特的品牌标识。为提升品牌附加值,径山村巧妙结合传说典故,将村内景观串联成“禅村十景”。同时,引入径山茶炒制技艺、抹茶制作技艺、茶筅制作等非遗代表性项目的传承人,在村中设立工作坊,展示与茶文化相关的非遗技艺,让游客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为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径山村对房屋立面进行改造,增铺村庄绿道,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旅游旺季时,村内径山茶香四溢,农家乐和民宿宾客盈门。村内还会举办点茶等非遗项目展演,游客既能大饱眼福,又能亲自体验点茶的乐趣。
在绿色发展理念的践行上,径山村同样不遗余力,积极探索低碳“新茶经”。俞荣华表示,村里积极引导茶企开展有机生态种植,减少对土地的污染;在生产环节,以电能炒制替代柴火烧制,实现减碳目标。此外,径山村还在积极探索“碳标签”制度。消费者通过扫描产品包装上的二维码,即可查阅茶叶从种植到销售全过程的碳排放信息。这一创新举措不仅便于生态溯源,更能直观呈现绿色技术带来的减碳成效。目前,当地部分茶企已率先试点“碳标签”制度。俞荣华介绍,若未来全面推广,贴有“碳标签”的径山茶将拥有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从单纯售卖茶叶到弘扬茶文化,从专注茶产业发展到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径山村成功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不断做大做强茶产业。俞荣华表示,未来将继续推广低碳茶叶生产和销售模式,为径山村的绿色发展添砖加瓦,让这片茶香四溢的土地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