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吉水:传统文化赋能,奏响乡村振兴“三部曲”

土特产成“爆款货”、传统村落成“打卡地”、民俗表演成“弄潮儿”……在江西吉安市吉水县这片被誉为“文章节义之邦,人文渊源之地”的庐陵文化发源地,传统文化正深度融入乡村振兴的脉搏,让这片土地火起来、活起来、潮起来。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传统文化不仅未显老态,反而凭借强大的包容性和独特魅力,在产业发展、环境优化、文旅活动等方面释放出巨大能量。

传统产业“火起来”:腐竹飘香铺就致富路

吉水县是庐陵文化的关键源头,状元文化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熠熠生辉。位于吉水县南部的水南镇,素有“状元之乡”的美誉,“五里三状元”的故事流传千古。而承载着状元文化的水南腐竹,更是当地传统美食中的瑰宝。

相传明代状元刘俨衣锦还乡时,母亲让其带上水南腐竹作为贡品入京,从此这道美食声名远扬,还荣获“状元竹”的美称。对于当地学子而言,水南腐竹不仅是一道美味佳肴,更承载着勤学奋进的朴素期盼。就像有的地方学生考试前会吃油条配两个鸡蛋一样,吉水县的学子们考试前会吃份“状元竹”讨个好彩头,激励自己全力以赴。

每到冬季黄豆收获的季节,水南镇便沉浸在浓郁的豆香之中。泡豆、磨浆、煮浆、揭皮、晾晒……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村民们的智慧与心血。“我们当地有句话叫‘蒸酒磨豆腐,没人称师父’,包括磨浆在内的各道腐竹制作工艺大伙都秉持精益求精的态度。”村民张振华说道。以从熬煮的豆浆中提取腐竹皮为例,火候的掌握至关重要,稍有不慎,腐竹要么不成形,要么口感不佳,无法达到“富有嚼劲,久煮不糊”的品质要求。

随着腐竹产业逐渐走向规模化、标准化,当地组建起合作社,帮助村民对接市场、销售腐竹。手工制作的水南腐竹每斤能卖30元左右,张振华靠此每年能赚3万多元,而且制作时间集中在一个多月,不耽误农忙劳作。江西胡伢子生态食品有限公司作为水南镇专注腐竹产业的企业,将水南腐竹制作技艺这一吉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通过“庐陵水南”腐竹区域性品牌推向全国。公司带动周边村民共同发展腐竹产业,与30多家全国知名电商平台对接合作开拓市场,每年销售额达7000多万元。据统计,水南镇有超过3000人从事腐竹相关产业,正大步迈向“富足”之路。

传统村落“活起来”:古建新生焕发乡村魅力

吉水县金滩镇的仁和店古村,拥有200多年历史的古建筑群。曾经,由于年代久远、疏于养护,村里不少老房子颓败倒塌。如今,县里不仅对古建进行了修缮,还完善了基础设施,将古村改造得宛如园林,村民的生活品质大幅提升。

作为首批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吉水县将传统村落视为乡村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以古村落文化营造生态宜居的乡村环境。吉水县住建局副局长刘二平介绍,吉水有32个传统村落,但点多面广且分散,难以凝聚文化号召力和形成品牌效应。为此,近年来吉水以庐陵的商贾文化、科举文化、诗画艺术为依托,把义富村、店背村等传统村落串点成线,打造成旅游精品线路,实现集中连片保护,共享资源开发。

“环境好了,我们日子过得舒服,外地游客也愿意来玩。村民不用外出务工,在家门口开个小店就能赚钱。”吉水固洲村村民欧阳清莲说。她以前靠种田和打零工维持生计,收入不稳定。如今村子被打造成景区,她开了一家醪糟店,每年能赚四五万元。近年来,吉水传统村落和传统建筑挂牌保护率达100%,32个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完成率达100%,并对村内传统民居进行了宜居性改造措施指引。在吉水县栗头村,修旧如旧的石板古道旁分布着古屋,古井、古树、古桥点缀其间。当地村民曾金生感慨道:“想把古村落文化传承下去就要让下一代人能看见、触摸这些古建,如果处处破败连当地人都不愿逛,何况是年轻人。”如今古村里环境好了、小店多了,他散步时遇见的年轻面孔也多了不少。

传统民俗“潮起来”:民俗展演激活文旅市场

麒麟、狮子、黄龙、鳌鱼四种瑞兽灯彩随着节奏轻盈摆动、穿梭游弋,表演鳌鱼灯的队员们时而穿插变换,时而环绕成圆阵,最终鳌鱼跃居队首“独占鳌头”,带着民众对风调雨顺、年年有余的祈愿将表演推向高潮……这场发生在吉水上下老街历史文化街区的民俗演出,引得观众连连喝彩。

吉水鳌鱼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地逢年过节时重要的民俗活动。如今,包括鳌鱼灯在内的众多传统民俗被“搬进”景区和节庆会场,增加了互动性,成为吸引游客的重要方式。吉水县上下老街是著名才子解缙的出生地,仅600米左右的街巷散布着200余栋历史建筑。当地村民刘荣吉说,老街挨着赣江,以前总是内涝,大伙不爱逛。如今不仅基础设施建好了,而且各类民俗文化融入其中,老街更“年轻、有味”了。

“以前人们习惯看表演,如今年轻人喜欢‘玩表演’,所以我们展演过程中也专门设计了一些互动环节。”领队李小羊结束一场鳌鱼灯表演后,一边整理道具一边说。过去鳌鱼灯表演主要集中在过年期间,现在可大不一样了,他们下乡村、进景点,队员们收入也更可观了。瀑布花、鲤鱼灯、清水虾蟹……各类带着浓厚传统文化气息的艺术装置把街区营造得既热闹又“潮气”。据统计,得益于各类民俗活动和传统文化的助力,刚开放半年的上下老街历史文化街区游客量已突破321万人次,带动文旅消费超2000万元。

江西吉水县在乡村振兴中,让传统产业火起来、传统村落活起来、传统民俗潮起来,走出了一条传统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特色之路,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