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走进任何一家水果店,都能看到琳琅满目的应季水果。琥珀西梅、软籽石榴、阳光玫瑰葡萄等品种不仅外观诱人,宣传标语更是令人垂涎欲滴。然而,消费者在享受这些甜美水果的同时,也常常感叹现在的水果虽然越来越甜,却失去了小时候那种自然的味道。
为了探究水果甜度变化的原因及其安全性,记者走访了多位果农和专家。他们指出,水果变甜的主要原因是品种改良与科学种植技术的应用。在过去,消费者普遍认为越甜的水果品质越好,因此果农们从育种到栽培的整个生产链都在追求更高的甜度。
以安宁区白凤桃为例,通过嫁接育苗和引进新品种,结合古法种植和现代科技,使得安宁白凤桃不仅更甜更大,而且风味更加稳定。

武威市凉州区大柳镇的瓜农则通过精确控制生长环境,如昼夜温差、土壤湿度等,确保西瓜的皮薄籽少、清甜脆爽。
面对消费者的担忧,全国劳动模范、甘肃省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靳志强解释说,给水果喷洒或注射甜蜜素来增甜并不现实。甜蜜素只能让水果表皮有微弱甜感,且易导致果实腐烂。此外,合理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是安全的,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如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不再单纯追求甜度,而是要求水果具有综合口感。如何让水果更有‘水果味’?靳志强建议,应在传统智慧和现代科技之间找到平衡点。现代科技可以帮助实现精准农业管理,而传统的有机施肥方法和生态种植理念能够保证水果的品质和风味。
榆中县金豆豆农庄负责人徐兆飞分享了他的经验:将化肥改为农家肥和生物菌肥,虽然成本更高、产量可能降低,但种出的车厘子更加自然、风味丰富。

从追求极致的甜度到寻找自然的‘水果味’,这不仅是口味的变化,更是消费理念的升级。随着更多果农采用生态种植方式,以及消费者对水果品质要求的提高,未来的水果市场或将回归那份纯真的‘水果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