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走进福建省宁化县治平畲族乡的一家竹制品企业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工人们熟练地操作着设备,专注地加工着竹板料、竹香芯等产品,整个车间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治平畲族乡拥有丰富的毛竹资源,现有毛竹林面积达15.9万亩,人均拥有量达11亩。如此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为当地发展毛竹特色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年来,当地政府紧紧抓住这一优势,大力发展毛竹产业,成效显著。目前,全乡共有笋竹加工企业8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就有4家。这些企业不仅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还带动了30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让村民们既能照顾家庭,又能获得稳定的收入。
宁化县作为闽江、赣江、汀江“三江”的源头,竹林资源极为丰富,现有竹林面积45万亩,立竹量高达7380万株。为了充分发挥这一资源优势,宁化县从产业布局、完善链条、提升规模等多个方面精准发力。设立“一企一策”服务专班,为企业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服务;积极开展精准招商活动,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入驻;大力扶持加工企业进行技改升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通过这些举措,宁化县着力打造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集群,推动竹产业向高端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在政府的积极培育下,宁化县涌现出了旺鑫林业、畲福韵、安益食品等29家笋竹加工企业。这些企业不断加大技改扩能力度,积极开发新产品,形成了竹砧板、工艺品、笋制品等多元化的产品体系,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2024年,宁化县竹产业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全县产竹材1990万根、鲜笋8.32万吨、竹笋干0.28万吨,竹农人均增收1.36万元,67家竹木加工企业实现产值65.12亿元。
宁化县在发展竹产业的过程中,还注重绿色发展理念的贯彻。通过“特色产业 + 生态旅游”的创新模式,以“玉扣纸 +”为突破口,建成了“纸都治平馆”等非遗体验平台,打造了汀江源、乐野小镇等竹林文旅景点。2024年,这些景点吸引了超10万人次的游客前来观光体验。同时,将玉扣纸与木活字印刷相结合开发的文创产品,更是畅销海内外,为当地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增添了新的亮点。
为了进一步提升笋竹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宁化县对各类笋竹制品品牌进行整体打包策划、统一宣传推介,着力打响笋竹产品公共品牌。如今,全县笋竹产业已形成了“资源培育—精深加工—文旅康养”的完整产业链,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带动民众增收的大产业。宁化县正以小毛竹为支点,撬动起一个大产业,绘就了一幅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