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后做好这三步,大葱又白又长又结实

寒露节气一过,天气明显转凉,昼夜温差变大,大葱也进入了葱白生长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管理直接关系到葱白的长度、紧实度和最终产量。想要种出优质高产的大葱,就要掌握好“培土、施肥、浇水”这三个环节。

一、培土:分段进行,逐步加高

培土的主要目的是促进葱白生长,防止倒伏。要注意不能一次培土太深,否则容易导致葱心腐烂。

选择合适时间

最好在晴朗无风、土壤干爽的时候进行培土,避开阴雨天或土壤黏湿的时候。从寒露到霜降期间,可以每隔10-15天培一次土,总共培2-3次,最终让葱白埋土部分达到30-40厘米。

掌握正确方法

第一次培土埋住葱苗假茎的一半即可,之后每次培土比前一次增加3-5厘米高度,始终让葱心露出土面3-5厘米。培土时要用小锄头沿着葱行两侧慢慢壅土,注意不要压碎叶片或埋住葱心。培土后轻轻拍实垄面,防止土壤松散。

注意细节处理

培土前要先清除田间杂草,避免养分被争夺。如果发现葱苗有倒伏迹象,可以在培土时适当往根部多壅些土。

二、施肥:重点补钾,控制氮量

这个阶段大葱需要的是高钾、中氮、低磷的肥料,重点补充钾肥促进葱白膨大,控制氮肥防止徒长。

第一次施肥

在寒露后5-7天进行。每亩使用硫酸钾型复合肥(氮磷钾比例15-10-20)25-30公斤,配合腐熟的羊粪或鸡粪1000公斤。沿着葱行开10厘米深的浅沟,肥料均匀撒入后覆土,避免直接接触根系。

第二次施肥

在第一次施肥后15天左右进行。以钾肥为主,每亩施用硫酸钾15-20公斤,或者过筛后的草木灰50-80公斤。在葱株两侧20厘米处挖5厘米深的穴,施入肥料后覆土。

施肥禁忌

不要使用未腐熟的农家肥,防止发酵烧根。避免单独使用氮肥,否则会导致葱白细胞壁变薄,容易倒伏且不耐储存。

三、浇水:控制水量,保持适度

寒露后大葱需水量减少,但要保持土壤湿润,遵循“见干见湿”的原则。

掌握浇水频率

一般7-10天浇一次水,保持土壤含水量在60%-70%。浇水后2-3天,如果表土出现裂缝,可以轻划表土破除板结。

采用正确方式

建议采用沟灌,让水沿着葱行沟缓慢渗入,避免大水漫灌。不要从葱苗顶部淋浇,防止叶片积水引发病害。

适时停止浇水

收获前7-10天要停止浇水,让土壤保持适度干燥,这样能够提高葱白的紧实度和耐储性。如果收获前遇到降雨,要及时排水,防止葱白腐烂。

总之,寒露后的大葱管理需要将培土、施肥、浇水三者有机结合。通过分次培土保障葱白生长,精准施肥提供所需养分,合理浇水保持土壤环境,就能种出粗壮结实、产量可观的大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