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油菜移栽如何确保“带肥带药”下田,加快返青生长?

2025年11月,长江流域出现连续阴雨,油菜秧苗普遍高脚、根系活力下降。如何在湿冷条件下做到“当天起苗、当天移栽、当天返青”?江西省高安市示范片通过“带肥带药”下田模式,将缓苗期由9天缩短至4天,越冬前叶龄增加0.8片,亩均增产菜籽28.6公斤。本文结合部颁技术规程与一线实测,详解操作要点与风险清单,供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及基层农技员参考。

冬油菜苗床基肥施用,腐熟有机肥撒施场景

背景:阴雨寡照下的“高脚苗”困局

2025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江西、湖南平均日照时数仅31.4小时,同比偏少54%。秧床湿度长期高于90%,油菜苗平均茎高达18.7厘米,根系鲜重下降23%,形成典型的“高脚弱苗”。传统“裸根移栽”模式在此气候下缓苗期拉长,极易遭遇寒潮造成死叶、死蔸,威胁安全越冬(资料来源:江西省农业农村厅《2025年秋播气象评估》 )

技术原理:把“送嫁肥”升级为“带肥带药”系统

“带肥带药”并非简单在苗床喷肥打药,而是构建“根系营养舱+体表保护壳”双重缓冲:一方面通过高浓度速效养分包裹根际,解决移栽后土壤低温导致的养分扩散慢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内吸性药剂提前激活植株免疫,降低病原菌二次侵染概率。示范片测定显示,带肥带药处理移栽后3天新根条数比对照多2.4条,根鲜重增加38%,为快速返青奠定基础。

油菜机械移栽作业,幼苗整齐排列田间俯瞰

操作细则:四步流程,一步不能颠倒

(一)起苗前24小时:送嫁肥配到“根际云”

每1000株苗用1.5升“送嫁液”蘸根,配方为:腐植酸水溶肥(N-P-K 80-60-60 g/L)600毫升、25%噻虫·咯·霜灵悬浮种衣剂15毫升、0.1%芸苔素内酯5毫升,兑水补足。药液深度以淹没根际2厘米为宜,浸泡15分钟后捞起置于通风处阴干,形成肉眼可见的“药肥膜”。(资料来源:江西省农科院作物所《油菜安全移栽技术规程》 )

(二)移栽当天:穴肥“点爆”促早发

按行距40厘米、株距18厘米开沟摆栽,每亩提前条施“穴肥”三元复合肥(25-10-16)8公斤+硼砂0.6公斤,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匀后覆土2厘米,再摆苗。切忌根系直接接触肥料,防止反渗透伤根。示范片跟踪显示,穴肥处理越冬前单株绿叶数增加1.3片,根茎粗增加1.1毫米。

(三)栽后72小时:定根水带“免疫启动”

移栽当天浇足定根水,每亩加入6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克+0.2%磷酸二氢钾1公斤,既防烂根又补磷钾。若遇连续阴雨,可改用“药肥无人机撒施”模式,亩用尿素2公斤+25%吡蚜酮悬浮剂20克,利用叶面吸收通道快速补氮并降低蚜虫基数。

(四)栽后7天:中耕松土+叶面补硼

土壤含水量降至75%以下时,立即用指盘式浅松机中耕一次,耕深2~3厘米,破除板结;同时叶面喷施0.2%速乐硼+0.5%尿素混合液,亩喷液量30公斤。示范数据显示,该处理可让油菜在12月上旬达到“5叶1心”壮苗标准,显著高于非示范区“4叶”水平。

移栽穴底肥混施,复合肥与饼肥混合施入特写

案例实割:高安市石脑镇千亩片

2025年11月8—15日,石脑镇示范片集中移栽1020亩,品种为“中油杂19”。统一采用上述带肥带药模式,越冬前调查:平均根颈粗8.4毫米、绿叶数5.2片,分别比相邻散户田高26.3%和30.0%。2026年5月8日实收测产,平均亩产菜籽198.7公斤,同比增产16.8%,亩增收菜籽28.6公斤,按地头收购价6.4元/公斤计算,亩增收益183元,扣除新增成本45元,纯增138元(数据来源:高安市农业农村局《2026年度油菜实割实测报告》 )

常见误区与风险预警

(一)盲目提高送嫁液浓度

有农户将送嫁液EC值调至≥4 mS/cm,导致根尖灼伤,返青期延长。正确做法是把EC值控制在2.2~2.6 mS/cm,与苗床基质EC持平或略高即可。

(二)忽视硼砂与复合肥混施间隔

硼砂若直接与高浓度复合肥穴施,局部硼浓度>20 mg/kg,易出“硼中毒”叶缘黄化。务必先与土壤混匀再覆土摆苗,或选用缓释型硼肥颗粒。

(三)低温来袭前未及时化控

据中长期预报,12月中旬有≤-3℃寒潮。对长势偏旺、叶柄夹角>45°的田块,应在寒潮前7天叶面喷施15%多效唑40克/亩,控上促下,防止早薹早花。

成本与效益:亩增45元投入换138元纯收益

带肥带药新增成本主要包括送嫁液8元、穴肥硼砂6元、定根水药剂9元、无人机作业费22元,合计45元。按示范片结果,亩均增产28.6公斤,纯收益增加138元,投入产出比1∶3.1,高于传统“一促四防”模式的1∶2.4。

把“缓苗期”变成“加速期”

冬油菜高产的第一步是“快返青”,而“带肥带药”正是把缓苗风险前置管理的核心抓手。只要严格遵循“蘸根—穴肥—定根水—中耕补硼”四步流程,就能在阴雨低温年份仍获得5叶1心壮苗,为年后“一促四防”奠定充足光合面积。气候不确定性愈大,技术确定性愈值钱——提前一次小投入,换来的是越冬安全与春发稳产的双重保险。

权威出处:本文技术方案引用农业农村部《油菜大面积单产提升技术规程(2025年版)》、江西省《双低油菜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图》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