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落叶后至翌年萌动前的休眠期,是全年病虫基数最低、抗药性最弱的关键时段。农业农村部《果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指南(2023版)》将“药剂清园”列为首要措施,可压低腐烂病、白粉病、红蜘蛛、介壳虫等越冬种群70%以上。但在生产实践中,清园效果常因施药时机、浓度与器械选择不当而大打折扣。本文基于山东泰安、陕西白水两大示范园连续三年试验,结合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王金友研究员成果,提出“时间—浓度—助剂”三位一体清园方案,供果农按图索骥。
一、清园窗口:落叶后15 d内完成最为经济
果树完全落叶标志着叶痕形成层封闭,病菌停止侵染,此时喷药可最大限度减少药斑。示范园试验表明,苹果树完全落叶后第5—10 d喷5 °Be石硫合剂,对腐烂病病疤扩展抑制率可达82.4%;若推迟至落叶后20 d,因气温下降,抑制率降至63.1%。因此,建议北方产区在11月下旬—12月上旬、日均温4 ℃以上时完成清园;南方产区可延至12月中旬,但须避开霜冻当日。

二、石硫合剂:休眠期“3—5 °Be”黄金浓度
1.熬制与稀释
传统石硫合剂由生石灰:硫磺:水=1:2:10熬制,原液浓度约28—30 °Be。冬季清园目标浓度3—5 °Be,按“加水倍数=(原液度数÷目标度数)-1”公式换算,30 °Be原液需兑水5—9倍即可。务必用波美比重计实测,不可“毛估”。
2.喷雾技术要点
- 压力与雾滴:选用扇形喷头,压力0.4—0.5 MPa,雾滴VMD 250—350 μm,确保枝干背面与剪锯口充分润湿。
- 用水量:成龄苹果、梨树每亩不少于200 L;矮砧密植园150 L即可。
- 二次成膜:对腐烂病高发园,先喷5 °Be石硫合剂,间隔7 d再喷一次同浓度,防效可提升至91.3%。
3.禁忌与间隔
石硫合剂呈强碱性,禁止与波尔多液、铜制剂、机油乳剂混用;若后期需喷波尔多液,应先喷石硫合剂,间隔≥15 d。李、桃、杏对硫磺敏感,冬季亦应降低至3 °Be以下,或改用矿物油替代。

三、矿物油:介壳虫与螨卵“窒息器”
使用时机与浓度
当气温降至4 ℃以下、石硫合剂防效减弱时,矿物油成为清园首选。推荐选用85%精制矿物油乳油,冬季浓度控制在99—120倍(矿物油:水=1:99—1:120),对苹果全爪螨卵、梨园蚧若虫防效分别达94.5%与89.7%。喷雾时要求“湿而不滴”,形成均匀油膜即可。
混配优势
矿物油可与绝大多数杀菌剂、杀螨剂混配。示范园在2022年12月采用“矿物油100倍+25%三唑锡可湿性粉剂1500倍”组合,对山楂叶螨越冬卵防效提升至98.1%,且未发生药害。
注意药害
矿物油对温度敏感,喷后24 h内气温高于20 ℃或低于-3 ℃均易出现油斑;一年使用次数不超过2次,避免树体“闷油”导致芽眼枯死。
四、石硫合剂+矿物油:能否混用?
理论上两者酸碱性与作用机理互补,但直接桶混易产生絮状沉淀,堵塞喷头。岗位科学家建议“分阶段”使用:先喷石硫合剂,间隔7—10 d再喷矿物油,可兼顾杀菌、杀虫与杀卵,对总体越冬病虫基数压制效果达96.4%,显著高于单用石硫合剂的85.2%(数据来源:王金友等《果树休眠期药剂清园技术研究》,中国果树,2023年第6期)。

五、器械与用水:好药需配好“枪”
采用风送式喷雾机,风速≥25 m/s,可将药液穿透至树冠内膛,比传统手动喷雾提高沉积量32%,节省药剂20%。对于腐烂病病疤,推荐“刮后点刷”:先刮除病变组织,再刷5 °Be石硫合剂原液,治愈率可达93%,优于单纯喷雾。
六、成本与收益:一亩果园清园经济账
以成龄苹果园为例,亩喷5 °Be石硫合剂200 L,药剂成本7.2元,人工15元,合计22.2元;若加喷一次矿物油,再增成本10.5元。示范园统计,彻底清园可使翌春白粉病、叶螨防治次数各减少1次,全年农药成本降低46元/亩,加上增产4.8%,亩净增收益380元,投入产出比1:17(数据来源:白水示范园2023年度经济效益报告)。
七、操作清单(可张贴于果园工具房)
- 落叶≥95%后第5—10 d内完成清园,日均温≥4 ℃。
- 石硫合剂浓度3—5 °Be,李、桃、杏≤3 °Be;矿物油99—120倍。
- 喷布顺序:先高浓度杀菌杀螨,后矿物油窒息,间隔7—10 d。
- 腐烂病疤先刮后点刷原液,治愈率>90%。
- 器械用毕清水+0.5%食用碱清洗,防止硫磺结晶堵塞。
果树休眠期药剂清园是全年病虫害治理的“第一关”,也是投入最低、回报最高的环节。只要抓住落叶后15 d黄金窗口,科学选用3—5 °Be石硫合剂或99—120倍矿物油,配合精准喷雾与病疤点刷,即可将越冬病虫基数压至全年最低,为来年丰产、优质、绿色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