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五大百亿”引领,迈向现代农业千亿集群新征程

立秋的余韵尚在,广东清远西牛镇的山林间已是一片繁忙景象。笋农们在林下穿梭,手起刀落间,脆嫩饱满的麻竹笋纷纷落入囊中。经过分拣清理,这些带着泥土与竹笋清新香气的“宝贝”被麻利装车,开启它们的产业之旅。

从林下经济“零星起步”,到如今产业发展得有声有色,西牛麻竹笋已成为清远现代农业产业的一张亮丽名片。当下,清远正以集群化发展的高瞻远瞩思维,聚焦延链补链强链,推动特色产业从分散发展迈向“千亿级”产业集群的新高度,为各地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实践样本。

从“养在深山”到融湾出海:清远特产的全球之旅

粤北清远,依山傍水、土地肥沃,曾是传统农田承载着农民的辛勤与希望。如今,这片土地上绽放出现代农业的璀璨之花。为探索农业高质量发展路径,清远精心挑选出清远鸡、英德红茶、西牛麻竹笋、清远丝苗米、连州菜心这五个特色产品,以工业和系统思维推动农业发展,全力打造五个百亿级现代农业产业。

截至2024年底,五大产业综合产值超400亿元,清远鸡和西牛麻竹笋率先突破百亿元大关,带动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快速增长,让20万农户、超60万人增收致富。其中,西牛麻竹笋表现尤为亮眼。2025年上半年,其种植面积达100.53万亩,总产量43.32万吨,全产业链半年产值高达32.45亿元。

去年11月,西牛麻竹笋山椒笋、红油笋首次出口东南亚,实现了本地笋企出口零的突破。随后,俄罗斯、东欧、南非等地也陆续出现西牛麻竹笋的身影。据清远海关数据,2025年上半年,清远企业出口笋及笋制品约2400吨,货值约1亿元人民币。不仅即食笋制品出口势头强劲,精深加工产品和技术出口也如火如荼,在匈牙利、塞尔维亚两国建设的以竹代塑生产线已落地配套基础设施,麻竹加工颗粒出口至此用于生产。

除了西牛麻竹笋,清远其他土特产也纷纷融湾出海。清远鸡以跨境电商方式出口港澳,4小时就能到达港澳市民餐桌,深受香港市民喜爱。目前,香港300多家商超都有清远鸡销售,年销售额达1亿元。线上销售同样火热,清远市清远鸡行业协会会长李瑞清带领约60人的直播团队,每年电商销售额达2亿元。

从“孤军奋战”到多维聚力:多方赋能产业腾飞

“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在2025年第三届西牛麻竹笋尝鲜季活动中,现场发布的《“媒体 +”聚力清远西牛麻竹笋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成为焦点。这是广东首个为百亿规模级农业产业制定的“媒体 +”赋能“百千万工程”行动方案。清远将充分发挥媒体的信息传播、资源整合、品牌塑造等功能,融合各方力量,通过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等方式,将西牛麻竹笋打造成岭南农业金字招牌。

金融也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2024年,各大金融机构围绕清远五大百亿级现代农业产业,创新推广多项特色助农产品,实体贷款投放超150亿元,让农民放心种、大胆种。

科技更是让传统产业焕发出新活力。清远各大茶企以英德红茶为原料,推出甜品、护肤品、酒水等创新产品。2025年4月,国家植物功能成分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推广应用基地落地清远英德,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大健康产业延伸。

产业链的成熟让农业不再局限于种养。英德市在茶旅融合方面成果显著,2025年“五一”期间,茶旅融合景区接待游客11.41万人次,带动英德红茶销售额同比增长20%左右。

从“五大百亿”到产业集群:百花齐放春满园

打造五大百亿级现代农业产业,只是清远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一步。今年以来,清远总结推广经验做法,积极探索“五大百亿 +”,促进更多“小特产”变成“大产业”。

在“五大百亿”示范带动下,清远特色优势农产品发展迅速。“清新桂花鱼”品牌跻身国家地理标志,与黄山臭鳜鱼“南北联姻”;阳山旱地西洋菜AI数字人“菜小西”为用户提供综合服务;清远英德青塘镇举行肉鸽屠宰中心建设项目投资签约仪式,引入总投资达1.5亿元的重点农业产业项目。

清远以发展五大百亿级现代农业产业为牵引,用工业和系统思维推动农业全链条发展,做足“土特产”文章,助力农产品畅销海内外。其通过特色产业集群化发展迈向千亿产业的实践,为各地提供了宝贵经验:立足本土特色资源,以集群化思路整合产业链,推动特色农业产业规模化、现代化发展,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