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扎根边境村:养虾、垂钓、搞旅游,他们让民俗村火出圈

在吉林延边龙井市的图们江畔,有一个名叫北兴村的小村庄。这里不仅以浓郁的朝鲜族风情闻名,还来了几位特别的“00后”大学毕业生——王储、耿飞飞、王佳玉。他们通过吉林省“卫国戍边”西部计划志愿者项目,选择来到这个边境村落,开始了一段意想不到的创业旅程。

初到北兴村,他们发现虽然村子民俗旅游资源丰富,但业态相对单一,游客往往只是“路过”,很难留下来。怎么才能把游客留住?几个年轻人把目光投向了村里的闲置土地。

 

“光有风景不够,必须得有能让人沉浸下来的体验。”王储说道。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他们花了两个月跑市场、做调研,最终拿出了一个“民俗旅游+生态养殖”的复合型方案——要在村里建养虾池、搭垂钓区,还要做农旅融合的配套体验。

说干就干。在投资人宋跃的帮助下,他们改造了村里一处540平方米的闲置院落,建起标准化虾池和垂钓体验区。虽然几个人都不是学农或水产的,但谁也不怵。他们主动联系水产研究所,从头学技术、记水质数据,一点点摸索养虾的门道。

创业路上难免摔跤。今年春节,一场大风导致虾苗大量死亡,第一轮养殖几乎失败。但他们没有退缩,连夜抢修设备、调整温控方案,终于把虾苗成活率提了上来。这次挫折反而成了他们最宝贵的经验。

今年五一,养虾场开始试运营。出乎意料的是,开业当天就接待了300多人,单日营业额突破万元!游客不仅可以钓虾,还能体验朝鲜族美食、参与民俗活动。原本安静的边境村,一下子热闹了起来。

如今,这个由“00后”一手打造的“钓虾+旅游”项目,正逐渐成为北兴村一张新名片。而他们,也只是吉林边境乡村振兴浪潮中的一小部分。

截至目前,全省已有1151名青年志愿者服务在172个边境村,他们在智慧农业、电商直播、文旅融合等多个领域尝试创新。这些善用技术、怀抱理想的年轻人,正用实际行动证明:乡村,同样是可以挥洒青春、实现梦想的热土。

就像王储说的:“乡村振兴需要有人接过接力棒。我们这一代,不仅要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

或许,真正的“扎根”,不是选择去哪里,而是决定在哪里创造价值。而这些年轻人的故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