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的新成就

2025 年 9 月 16 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了一场重要的新闻发布会,农业农村部负责人在会上详细介绍了 “十四五” 期间我国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果。这些成就不仅体现在粮食安全、农业现代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还涵盖了农民生活水平提升和乡村振兴的全面进展。

粮食安全成果

粮食安全与农产品供给

自 “十四五” 规划实施以来,我国粮食产量实现了新的突破。2024 年,全国粮食总产量首次超过 1.4 万亿斤,比 2020 年增产了 740 亿斤。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 500 公斤,确保了谷物基本自给和口粮绝对安全。同时,棉油糖产能持续提升,果菜茶、肉蛋奶及水产品等供给充足且品类多样,极大地丰富了老百姓的餐桌。

农业现代化与科技进步

为了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国家大力推广现代设施装备和技术服务的应用。截至目前,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过 10 亿亩,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了 63.2%,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了 75%。这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也增强了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防止返贫成果

脱贫攻坚与防止返贫

在脱贫攻坚战中,各地通过精准识别和帮扶措施,累计帮助超过 690 万监测对象稳定消除返贫致贫风险。脱贫人口的基本生活保障水平得到持续改善,“三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务工就业规模保持在 3000 万人以上。

农民收入增长与生活水平提升

“十四五” 期间,农民收入稳步增长,2024 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 23119 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从 2020 年的 2.56:1 降至 2024 年的 2.34:1。随着收入的增加,农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乡村建设成果

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各地因地制宜推进乡村产业发展、建设和治理,打造了一批具有特色的宜居宜业和美丽乡村。乡村产业蓬勃发展,去年全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企业营业收入接近 18 万亿元。人居环境舒适度不断提高,乡村环境变得更加干净整洁。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农村公路总里程已经超过 464 万公里,自来水普及率达到 94%,行政村 5G 通达率超过 90%。

农业发展空间拓展

为满足人民群众对多样化、个性化食品的需求,我国积极拓展农业发展空间,推动从传统农作物向更丰富的生物资源转变。例如,大力发展畜牧业、渔业以及设施农业,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逐步形成。据专家测算,城乡居民摄入的主要营养素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人们不仅吃得饱,还能吃得好,更加健康营养。

“十四五” 期间我国农业农村取得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发展成就,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政策支持下,中国农业农村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