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持续阴雨,山西打响秋粮“抢收抢种”攻坚战

履带式收割机在玉米田间持续作业,烘干设备昼夜不停运转,由党员干部组成的志愿服务队活跃在秋收一线。近期,全省上下正集中力量应对连续阴雨天气,争分夺秒抢抓农时,坚决守护粮食安全,全面展开“抢收抢种保丰收”行动,致力于将不利天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降至最低。

秋粮生产是全年粮食收成的关键部分,其产量约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四分之三。十月以来,省内各地遭遇持续阴雨,给秋收、秋种及田间管理带来了实际困难。有效组织此次秋粮收获工作,需要统筹协调收获、烘干、销售各个环节,扎实做好抢收、保收益、防灾减灾等各项具体工作。

抢收工作是当前首要任务,必须全力确保秋粮尽数归仓。眼下,最紧迫的是保障秋收进度,减少损失。全省已投入2.3万台收割机用于秋收,其中1400多台履带式收割机执行应急收割任务,超过700台烘干设备保持高负荷运行,部分区域还积极组织了跨地区农机互助支援。在农机调配之外,各地组建的秋收服务队也深入农田,协助劳动力不足的农户进行人工抢收。在此紧张时期,工作必须注重实效,切实体察农户关切。例如,烘干设备的使用排队问题,以及相关费用是否在农户承受范围之内。一些地区在协商适度降低烘干费用的同时,对农机企业给予相应补贴,既维护了企业正常经营,也照顾到了种粮农户的实际经济压力。上下一致,齐心协力,通过迅速有效的抢收行动,能够最大程度降低作物在田间的损失,确保秋粮顺利收获。

保障农民合理收益是核心要务。近期,全省秋粮收购工作已全面启动,所需资金全部到位。在临汾市尧都区屯里镇的一处收购点,实现了收获、烘干、储存一体化操作,烘干塔持续运行,对农户运送来的玉米做到全部接收,并对含水量超标的玉米及时进行烘干处理。农民从事粮食生产投入巨大,必须坚决守住“种出的粮食有处卖”这一基本底线,保持秋粮收购价格稳定,确保“有主体收粮、有仓库存粮、有资金付粮”。农业保险在保障种粮农民收益、稳定其收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日,晋中、长治等地的保险机构迅速行动,开通了秋粮理赔快速通道。应充分发挥农业保险的风险化解功能,加快理赔速度,做到尽快赔付、全面赔付,有效减轻农户因灾遭受的损失,让参保农民切实感受到保障作用。

增强农业防灾减灾能力是长远基础。不久前,山西省财政厅紧急拨付4000万元农业生产防灾减灾资金,用于支持受灾地区开展秋粮抢收、农田排涝、粮食烘干等具体工作。近年来,极端天气现象呈现增多增强趋势,持续考验着农业体系的应对能力。此次连续阴雨过程中,烘干设备满负荷运转,履带式收割机需求迫切,这反映出全省在农田排涝、粮食烘干储存等方面存在亟待补齐的短板。应对极端天气,不能仅靠临时应对,必须立足长远,提前规划。措施包括积极研发和推广耐逆境作物品种,根据各地土壤条件改进和配置适用农机装备,推进农事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稳定产供提供坚实支撑。

粮食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山西省粮食安全保障条例》已于今年10月1日正式实施,该条例覆盖了粮食生产、储备、流通、加工及应急管理等全流程,系统性地构建了符合山西省情的粮食安全保障制度框架。秋粮收成事关民生根本,必须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责任,想方设法克服当前困难,在提高产量和减少损失两方面共同发力,全力以赴巩固和提升“三晋粮仓”的保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