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开通“惠农专线”破解菜农进城难题,已运输农产品超1200吨,助力菜农增收

清晨5时30分左右,在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水田镇定扒村公交站,已经热闹起来了。菜农们背着装满蔬菜的背篓,排着队等候。那些沾着露水的瓜果蔬菜,马上就要搭上贵阳市252路“惠农专线”,奔向市场,最快两个小时后,就能出现在贵阳市民的餐桌上。

6点左右,252路“惠农专线”缓缓驶出站台,满载着农产品和菜农们的期待,朝着贵阳城区进发。252路司机张桂林,每天凌晨4时30分许就得起床。他一边帮菜农搬蔬菜,一边说:“虽然辛苦,但看到乡亲们能靠着这趟车方便进城卖菜,多赚点钱,我打心眼里高兴。”

以前,定扒村等周边乡村的菜农进城卖菜,那可真是困难重重。用私家车运输,成本太高,普通公交线路呢,早班时间晚,货载空间还小,蔬菜很难新鲜地送到市场。而且早高峰的时候,上班族和带着箩筐的菜农,常常因为空间问题闹得不愉快。

为了解决这些民生难题,贵阳市公交公司联合市农业、交通部门,深入调研之后,在2024年6月正式开通了252路“惠农专线”。在线路设计上,站点从原来的35个减少到6个,通行时间从70分钟缩短到40分钟。票价也很实惠,个人乘车2元,要是携带箩筐,就酌情加收3元到5元,成本比其他交通方式低多了。

“惠农专线的发车时间安排得特别合理,既方便菜农进城卖菜,又不影响城市交通秩序。”贵阳市公交公司市场部科长罗松介绍说。公交公司还做了不少优化,在车身上张贴了惠农专线标识,升级了货架设备,还优化了职工和菜农休息的板房驿站。

在服务细节上,公交公司也考虑得很周到。根据菜农背篓的特点,在站点安装了适合背篓摆放的候车座椅。为了解决菜农的销售场地问题,还联合相关部门在地铁口设立了临时菜场。2025年1月,又在大营坡站设立了“职工之家”和“劳动者户外驿站”,给菜农提供热水和休息的地方。

改貌村的菜农杨正心,说起“惠农专线”就竖起大拇指:“以前想去城里卖菜,太难了。现在乘车方便,还给我们安排了固定摊位,公交公司的服务太暖心了,真让我们感动。”

“惠农专线”的成功,在贵阳市得到了推广。到现在,贵阳市已经开通了38条“惠农公交”线路,覆盖了云岩区、南明区等多个涉农区域,形成了农产品运输、日常出行、赶场赶集、乡村旅游四大服务体系。初步统计,这些“惠农公交”线路总客运量达到了34.54万人次,运输农产品1249.6吨,有效地推动了农产品从田间到市场的高效对接,为乡村振兴出了大力。

这道穿梭在城乡之间的“惠农专线”,就像一条温暖的纽带,连接着乡村和城市,传递着民生的温度。它不仅方便了菜农,让他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也让城市居民能更方便地吃到新鲜的农产品。相信在未来,“惠农专线”会继续发挥它的作用,为更多人带来便利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