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白姜突破本地市场局限 龙头企业拓至北上广及马来西亚

九月的铜陵,姜香四溢。今年白姜迎来丰收季,田间地头、生产加工间一片繁忙景象。据央视《天下财经》栏目报道,铜陵市今年鲜姜产量预计突破1万吨,产值达到3亿元左右,呈现出加工产销两旺的丰收盛景。 铜陵白姜因嫩皮白而得名,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其传统栽培技艺传承至今,凝聚着无数姜农的智慧与心血。过去,受限于市场集中在本地的困境,丰产年份曾出现价格低迷伤及姜农的情况。如今,开拓新市场已成为当地龙头企业的共
铜陵白姜突破本地市场局限 龙头企业拓至北上广及马来西亚

他从城市白领变身“香姜大王”,年销400万带动全村增收

端午前后,永州江永县的早熟香姜迎来采收季。在建安亭村的种植基地里,邓坤正带着十多位村民抓紧采挖。一簇簇嫩姜破土而出,空气里弥漫着独特清香。 而七年前的邓坤,还坐在广东佛山的办公室里,做着高薪工作。如今,他已成为年销超400万的“香姜大王”,还带动了150多户村民一起增收。 一、为什么放弃城市工作,选择回村卖姜? 一次去台湾出差的经历,触动了他。看到当地农产品精致包装、高价销售,再想到老家江永的好姜
他从城市白领变身“香姜大王”,年销400万带动全村增收

从建材销售到年销900万斤!看她如何靠直播带火家乡沃柑

在永州江永县,每到沃柑丰收的季节,湖南省晋鑫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里就忙得热火朝天——工人们熟练地选果、套袋、装箱、发货,每天从这里发往全国的沃柑超过1.5万斤。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位“半路出家”的85后女生:宋春姣。 她原本做的是建材销售,和农业毫不相关。但就在2022年,她果断跨界,抓住县里大力扶持电商的机会,开始学拍短视频、做直播,卖起了家乡的特产。 没想到这一试,就试出了大名堂。 不懂农业?
从建材销售到年销900万斤!看她如何靠直播带火家乡沃柑

白依乡的牦牛“共富经”:合作社一起干,收入翻番真的赞!

金秋九月,如果你来到四川省甘孜州乡城县的白依乡,一定会被日努贡草场的景色迷住——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之上,绿茸茸的草场像一块巨大的地毯,成群的牦牛悠闲地踱步、吃草,一副生机勃勃的高原牧场景象。 这里可不是普通的牧场,而是白依乡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牦牛养殖基地。白依乡平均海拔3500米左右,气候凉爽、草场资源丰富,特别适合牦牛生长。从2021年开始,当地打造了“秘境白依”这个品牌,成立了合作社,大力发
白依乡的牦牛“共富经”:合作社一起干,收入翻番真的赞!

2025年农村养啥赚钱还省心?这6种养殖项目潜力大!

时间走到2025,农村养殖业依然有不少“隐藏商机”。随着大家越来越注重健康和生活品质,一些特色养殖不仅市场前景好,管理起来也没那么累。如果你正在找投入不高、又好上手的项目,下面这6种不妨参考看看~ 生态散养鸡 现在大家对“吃得更健康”越来越在意,生态散养鸡正好踩中这个点。鸡平时自由跑动、自己找食,肉质紧实、蛋也更香。这类鸡和蛋的价格比普通的高出一截,还不愁卖,特别适合有小块林地、草地的小伙伴尝试。
2025年农村养啥赚钱还省心?这6种养殖项目潜力大!

从地产商人到“鸵鸟司令”:一位凤阳汉的十年致富路

在凤阳县临淮关镇姚湾村,一群身高近三米的鸵鸟正悠闲地踱步。它们时而低头啄食,时而展开双翅翩翩起舞,成为田间地头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这些大家伙,可是咱们的宝贝疙瘩!”韩见斌拎着草料穿梭在围栏间,脸上洋溢着笑容。这位曾经在江浙地产界打拼的商人,如今已成为安徽省规模最大的鸵鸟人工繁育基地的掌门人。十年光阴,他让这些来自非洲的“大鸟”在临淮关镇扎下了根,也带领乡亲们走出了一条特色养殖的致富路。 转行:从
从地产商人到“鸵鸟司令”:一位凤阳汉的十年致富路

从电脑屏幕到板栗林:80后小伙如何把家乡板栗卖向全球?

九月,河北迁西的板栗林里,毛茸茸的栗球挂满枝头,空气中飘散着特有的清甜香气。在这片被誉为“中国板栗之乡”的土地上,赵雪华正忙碌地指导工人分拣刚采收的板栗。这些带着山野气息的果实,将通过电商平台发往全国30多个省市,甚至远销东南亚市场。 八年前,这位计算机专业出身的年轻人毅然回到家乡,从父母经营的300亩板栗园起步,如今已成为年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的唐山雪奕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负责人。他不仅将迁西板栗
从电脑屏幕到板栗林:80后小伙如何把家乡板栗卖向全球?

宁夏泾源黄牛肉:一头牛“链”出的增收致富经

清晨五点半,宁夏固原市兴盛乡上黄村的麦草搅拌机准时轰鸣。村民马天成将混合着麦麸的草料倾倒入槽,42头安格斯肉牛开始享用早餐。空气里弥漫着草料清香,也飘荡着马天成的期待:“今年光政府补贴就领了1.1万元,养牛越来越有奔头。” 在泾源县,像马天成这样的养殖户共有6800户。他们共同托起了一个年饲养量达11.5万头的肉牛产业,而背后是一套贯穿全产业链的精准扶持政策。 政策“营养餐”养出好产业 泾源县近年
宁夏泾源黄牛肉:一头牛“链”出的增收致富经

面朝大海,渔获满仓!福建这座小渔村,靠“海”吃饭赚翻了!

金秋一到,福建漳州的澳角村就迎来了最忙碌也最喜悦的季节。每天,出海的渔船满载而归,码头上顿时热闹起来,村民们忙着卸货、分拣,一筐筐新鲜海货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这个三面环海、拥有10公里海岸线的小村子,曾经也是个“讨小海”的穷地方。上世纪90年代前,连个像样的渔港都没有,大船靠不了岸,捕来的鱼很难保鲜,渔民们只能在近海勉强维持生计。 但现在可不一样啦!过去的木质小船换成了86艘大马力钢质渔船,近海捕
面朝大海,渔获满仓!福建这座小渔村,靠“海”吃饭赚翻了!

农村致富新思路!从养殖到电商,这13种方法让你在家门口增收

在农村,致富的机会其实不少,关键得结合当地资源、市场需求,还有自己的本事和兴趣来选。下面就给大家唠唠农村那些可行的致富招儿。 农事里的“金疙瘩” 种植有门道 现在大家注重健康,有机蔬菜水果市场可火了。咱可以根据当地气候土壤,挑合适的品种种,再通过电商或者跟超市、餐厅合作卖出去。像金银花、枸杞这类中药材,市场需求大、价格稳,学学种植技术,种好了也能赚钱。城市绿化和家庭园艺需求旺,种点观赏花卉、绿化苗
农村致富新思路!从养殖到电商,这13种方法让你在家门口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