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立秋后,百合开始上市。百合不仅是一种芳香洁雅的观赏花类,也是餐桌上常见的药食同源佳肴。那么,什么季节适合种百合呢?下面一起来看看。
一、最佳种植季节
百合花生长最适宜的温度是15度~25度。因此,在温度高于15度时就可以种植了。一般来说,春季和秋季都非常适合种植百合。如果是在花盆中种植,春季更为理想。因为秋季种植后不久就会进入冬季,如果室内温度过低,不利于百合的生长。而春季万物复苏,温度适宜,百合花萌芽后很快就能开花。
二、食用百合的种植技术
选种
食用百合有许多品种,如香百合、金针百合、酸百合、石百合等。不同品种的形状、颜色、香味和口感各不相同,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香百合的花香最浓,金针百合的鳞茎最大,酸百合的鳞茎最脆,石百合的鳞茎最甜。选择种球时,应挑选无病无虫、饱满坚实、鳞片完整、芽点明显且大小适中的,一般直径在3 - 5厘米为宜。

选地
食用百合喜欢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微酸性的土壤环境,不耐水涝和盐碱。因此,种植时要选择地势高、土层深厚、阳光充足的地块,最好是前茬种植过豆科或禾本科作物的,避免与葱、蒜等同科作物连作或轮作,以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在种植前要对土壤进行深翻松土,施入适量的有机肥或复合肥作为基肥,并调节土壤的酸碱度,如果土壤过碱,可以使用硫磺粉或腐殖酸来改良。

播种
食用百合的播种时间一般在春季和秋季,根据地区的气候条件,可以在3 - 4月或8 - 10月进行。播种前应对种球进行消毒处理,可以用800倍的多菌灵或百菌清浸泡20 - 30分钟,然后沥干备用。播种时要按照行距25厘米、株距15厘米的密度,将种球垂直插入土中,芽点朝上,基部朝下,深度约为10厘米,然后轻轻覆土,压实并浇透水。播种后要用稻草或其他材料覆盖保湿保温,防止干裂和冻害。

管理
食用百合的管理主要包括浇水、施肥、除草、中耕和病虫防治等方面。浇水要适量,保持土壤湿润,避免积水。在干旱时及时浇水,特别是在花芽分化期和开花期要增加浇水量,花期后逐渐减少浇水,以利于鳞茎的成熟。施肥要适时,一般在百合出苗后追施一次氮肥,促进茎叶的生长;花芽分化期和开花期追施一次磷钾肥,增加鳞茎的大小和品质,施肥时要注意避免肥料接触鳞茎,防止烧伤。除草要及时,一般在百合出苗后进行第一次除草,以后每隔10 - 15天进行一次,并进行中耕松土,保持土壤的通气性和水分均匀性。病虫防治要注意,常见病虫害有绵腐病、疫病、病毒病、叶枯病、黑茎病、蚜虫、金龟子、螨类等,要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措施,如用多菌灵、托布津、代森锌等杀菌剂喷雾,或用吡虫啉、氧化乐果、杀螨灵等杀虫剂喷雾,防止病虫害的蔓延和危害。
采收
食用百合的采收时间一般在花期后的10 - 15天,此时鳞茎的含糖量最高,口感最好。采收时要选择晴天,用铁锹或铁叉将鳞茎连根挖出,切除地上部分,清洗干净,晾干水分,然后分级分类,大的鳞茎留作种球,小的鳞茎可以食用或贮藏。食用百合的贮藏要注意防止干燥和霉变,一般要用湿润的纱布或草包裹,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温度控制在5 - 10摄氏度,湿度控制在75 - 85%,定期检查,及时去除变质的鳞茎,这样可以保存3 - 6个月。
看准节气把百合埋下去,花梗挺、根盘肥,来年春天赏完花,秋天就能挖出一筐白胖鳞茎,炖肉、凉拌、烘干都能卖价。照这法子干,地里长风景,锅里添滋味,口袋里也多一份实在收益,日子自然越过越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