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庆南川区兴隆镇金禾村的水稻示范田里热闹非凡,大疆T60植保无人机两次掠过稻田后,一场丰收测产在这里举行。重庆市种子站组织专家对“2025年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促单产提升项目(南川示范片)”进行田间测产,结果令人振奋:统防统治示范区平均亩产达599.64公斤,较农户自防区的552.17公斤增产8.6%,远超5%的单产提升预期目标。
这片700亩的示范片,种植的是当地主推水稻品种,栽培条件、水肥管理等与周边一致。不同的是,示范区依据当地水稻病虫害监测情况,在分蘖期和破口期,用大疆T60植保无人机开展了两次病虫害统防统治,农事操作规范,数据记录完整。
“统防统治既要‘防得住虫’,也要‘算得清账’。”重庆市种子站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重庆以“三统一”植保服务为核心,在全市水稻种植区打造了3个统防统治促单产提升示范片,除南川外,永川区临江镇有1000亩,秀山县清溪场街道有800亩。

那什么是“三统一”呢?统一药剂供应,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和抗药性监测结果,选用高效、低毒、合规农药,兼顾绿色防控与化学防治,让防治更科学;统一作业标准,采用机动喷雾器、植保无人机等高效施药器械,遵循标准化作业流程,提升农药利用率、减少用量,避免浪费和污染;统一监测预警,依托各区县田间监测点动态数据,经专家团队研判防治建议后,适时开展统防统治,实现早发现、早防治,将病虫害扼杀在萌芽状态。
水稻是重庆主要粮食作物,但产量和质量保障面临挑战。全市水稻病虫害常年发生面积约2000万亩次,二化螟、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抗药性突出,稻瘟病在感病品种种植区流行风险上升,成了制约单产提升的“拦路虎”,不少种植户陷入“不会防、防不好”的困境。
“‘三统一’把分散的防治力量聚成了‘拳头’。”参与测产的专家表示,这种集约化、标准化的防控模式,破解了农户“不懂技术、防治效果差”的难题,实现了农药减量与产量提升的双赢。从南川示范片成效看,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100%,病虫害防控效果良好,为重庆水稻单产稳定增长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模式,筑牢了粮食安全防线。
接下来,重庆将以这批示范片为样板,进一步推广“三统一”统防统治模式,让更多稻农从科学防控中受益,让水稻丰收的喜悦在巴渝大地持续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