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羊体系“十四五”成果斐然,引领产业迈向现代化新征程

日前,国家肉羊产业技术体系“十四五”聘期考评工作会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盛大召开。自“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肉羊体系在多个关键领域一路高歌猛进,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重大技术突破,为我国肉羊产业的转型升级注入了强大动力。

种业攻坚,突破核心瓶颈

种业是肉羊产业的“芯片”,为破解这一核心瓶颈,肉羊体系全力开展种业攻坚行动。主导育成了“华蒙肉羊”“天华肉羊”“双乾肉羊”等7个抗逆高产新品种,还认定了4个肉羊新资源,极大地缓解了长期以来困扰产业的种源短缺问题。同时,完成“万羊基因组工程”,构建起“表型 + 全基因组 + 数字化”的先进育种体系,为精准育种提供了坚实支撑。创新研发的轻简化高频高繁调控技术,配合“繁殖调控 + 人工授精”工艺,成功实现“两年三产”,显著提升了我国肉羊产业的自主制种和种业创新能力,让我国肉羊种业在国际舞台上拥有了更多话语权。

绿色养殖,引领低碳潮流

在绿色低碳养殖方面,肉羊体系同样成绩卓著。首创的肉羊全生命周期营养参数体系,制定了首部《肉羊营养需要量》行业标准,并建成全球最大的专用饲料数据库,为科学养殖提供了精准指引。针对养殖节粮降耗的迫切需求,创新研发的豆粕减量替代技术成效显著,使精料粗蛋白降至15%,饲料利用率提升15% - 20%,该技术还入选2023年农业农村部重大引领性技术,成为行业绿色发展的典范。此外,突破的母子一体化养殖技术,通过高繁系选育和蛋氨酸调控,使肉羊繁殖效率提升20%,进一步推动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疫病防控,筑牢健康防线

疫病防控是肉羊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保障。肉羊体系在小反刍兽疫检测技术上取得突破,建立了新型抗体检测等诊断技术,为疫病的早期发现和精准诊断提供了有力手段。同时,研发的疫苗评估模型和基因免疫芯片,实现了精准免疫,有效降低了疫病发生风险,为肉羊产业构筑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健康防线。

加工升级,满足多元需求

随着老百姓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优质羊肉产品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为促进肉羊屠宰加工标准化,肉羊体系构建了羊肉梯次加工体系,研发了分级分割、保鲜储藏、解冻工程化等关键技术体系。目前,该加工体系已覆盖50%的肉羊主产区,让消费者能够品尝到更加安全、优质、美味的羊肉产品,满足了市场多元化需求。

模式创新,推动全链融合

肉羊体系还积极探索创新发展模式,构建了“绿色种植—生态养殖—有机肥料—绿色食品”全产业链循环模式,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发展。创新研发的自由采食技术,指导建成了多家国家级肉羊生产性能测定中心和核心育种场,研发的智慧牧场机器人系统,打造了全国最大的体外胚胎工厂。通过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的三链融合,实现了从技术研发到终端消费的全链条升级,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产业支撑。

展望未来,国家肉羊产业技术体系将继续砥砺前行,不断攻克技术难题,推动我国肉羊产业迈向更高水平的现代化,让肉羊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