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和顺县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9%,多元转型驱动高质量发展

位于山西省晋中市的和顺县,近年来在资源型经济转型中探索出了新路径。这个传统煤炭县通过发展新能源、壮大特色农业、推动文旅融合,实现了多元化发展。今年上半年的数据很能说明问题: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9%,这个增速在全市位居前列;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达到3亿元;乡村旅游游客接待量增加了30%。这些变化显示,和顺县正在稳步推进经济结构转型。

传统能源的绿色升级

和顺县煤炭资源丰富,已探明储量达128.6亿吨,拥有15座年产能超过1300万吨的煤矿。面对这样的产业基础,当地选择通过智能化改造推动煤炭产业提质增效。李阳煤业、隆华煤业等企业通过产能核增和资源接续实现新发展,泊里500万吨现代化矿井建设也在加快推进。

与此同时,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21个新能源项目相继落地,总装机容量达到1900MW,占全市总量的四分之一。6家瓦斯发电企业投入运营,上半年发电量1.15亿度,产值超过4300万元。玉晶光伏压延玻璃、图晟交通工具玻璃等重大项目加速推进,甲醇汽车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县级财政为此安排奖励资金174万元,正在构建从生产到应用的全产业链生态。

特色农业的循环发展

和顺县地处北纬37度黄金农业带,拥有32.43万亩耕地资源。当地重点打造“和顺肉牛”这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形成了独特的循环农业模式:用玉米秸秆养牛,牛粪还田肥地;玉米芯培育平菇,废菌棒与牛粪混合制成有机肥还田。这种模式既减少了污染,又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目前,全县牛饲养量突破8万头,建立起“龙头企业+家庭牧场+养牛园区”的三级养殖体系,带动3000多户农户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实现增收。食用菌产业也发展迅速,香菇、平菇、木耳生产规模达到1400万棒,年产量1万吨,建成了全省最大的反季节食用菌生产基地。上半年,全县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1%,“和顺火麻油”“和顺平菇”等10个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文旅融合的创新发展

作为“牛郎织女传说”的核心传承地,和顺县深入挖掘这一文化资源,重点打造太行山水、康养度假、爱情文化三大旅游品牌。投资建设的牛郎织女文化园、云端之上森林康养等文旅项目,与9条贯通43个行政村、连接13处景区景点的旅游公路形成联动发展格局。

今年以来,南天池、走马槽等景点成为热门旅游地,婚俗展演、古村探秘等体验项目吸引游客超过200万人次,同比增长30%。精品民宿和乡村酒店经常满房,传统婚俗中的撒喜糖等互动环节,让游客能够亲身体验当地非遗文化的魅力。

转型发展的启示

从荒山坡上铺设的光伏板,到获得国家认证的农产品,再到偏远山村发展旅游康养产业,和顺县的转型之路走得扎实而有力。这个曾经的煤炭大县,如今正通过发展新能源、特色农业和文化旅游,探索资源型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这种多元化的发展模式,不仅带来了经济数据的提升,更重要的是为当地居民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为类似地区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