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辽宁农博会在沈开幕,科技赋能引领农业新未来

第十四届辽宁国际农业博览会暨2025中国(沈阳)国际农业博览会(以下简称“农博会”)于9月12日在沈阳新世界博览馆隆重开幕。本届农博会由沈阳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主办,辽宁省农业产业化协会、沈阳市农业产业链协会联合承办。大会以“打开新世界,投资新农业”和“共建合作新渠道,共享市场新机遇”为主题,聚焦科技农业与国际合作,全方位呈现农业全产业链的创新成果,为辽宁乃至整个东北地区的农业现代化注入强劲新动力。

双展联动,打造农业合作新高地

农博会历经24年持续深耕,已建立起完整的农业产业链B2B生态圈,成为汇聚全球农业资源的重要平台。今年再度升级,创新推出“双展联动”模式,以“地缘战略+产业生态+决策赋能”三维价值为核心,整合国内外智慧农业企业、特色农业资源与全球市场渠道,将传统的“参观参展、洽谈对接”升级为“战略入局、生态共建”,真正构建了一个立足辽宁、辐射东北亚的高端农业合作平台。

展会设立智慧农业、特色产业、县域特色、品牌农业、国际合作等五大板块,吸引了300多家农业创新企业参展,更有来自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8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展商亮相,实现“展前精准匹配、展中高效洽谈、展后持续落地”的全流程服务。

智慧农业黑科技齐亮相,真实用才是硬道理

本届农博会的“智慧农业展区”成为现场最大亮点。多家科研机构与龙头企业带来可落地、见实效的农业高科技,让观众近距离感受“科技种地”的魅力。

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重点展出黑土地保护与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切实帮助提升土壤肥力与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水平;金属研究所带来的高强耐磨合金钢材料,已成功用于高端农机关键部件,大幅提升机械耐用性;自动化所推出的农机协同作业与导航控制系统,为大规模农田管理提供智慧解决方案。

企业展区同样精彩纷呈。科大讯飞依托自研“讯飞星火X1”认知大模型,推出农业智能决策、病虫害识别与生产溯源等AI服务,真正为农业装上“数字大脑”;中国电信全面展示“5G+智慧农业”云平台,覆盖智能灌溉、精准施肥、畜禽养殖调控等多个数字化场景,推动农业走向精细化管理。

此外,沈阳盛科御旷科技首发的无人驾驶电动拖拉机成为展区“明星”,支持全程无人作业、智能路径规划与电驱动低碳排放,适用于大田与设施农业,展现国产智能农机的硬实力。

一批农业科技服务商也带来区块链溯源、物联网感知、遥感监测等成熟应用,这些技术正广泛应用于高标准农田、品质管控和低碳农业等领域,让“屏幕种地、数据管理”不再是一句空话。

国际展团齐聚,农业“朋友圈”再扩大

本届农博会国际化程度显著提升,多个全球农业强国组团参展,成为推动农业国际贸易与合作的桥梁。

俄罗斯国家馆带来糖果、食用油、蜂蜜、面粉等特色农产品,不仅让观众品尝纯正“俄式风味”,也为中俄企业对接提供高效平台;美国爱达荷州代表团首次进入东北市场,展示乳制品、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寻求与中国北方在奶业与种畜等领域的深度合作。

澳大利亚阳光百富酒业、绿石酒庄,日本大多福食品、好侍食品等百年品牌也齐聚沈阳。它们不仅展示葡萄酒、调味品和休闲食品,还通过现场品鉴和交流,传递品牌背后的农业文化与创新理念。

为切实推动“展品变商品、展商变伙伴”,农博会期间特别举办多场高端经贸对接会,包括“2025农产品跨国采购对接会”“中澳(沈阳)农业合作洽谈会”等,聚焦粮食、畜牧、食品加工和智慧农业技术等领域,促成一批国际合作项目落地。

品牌引领+全链升级,助力乡村振兴新突破

本届农博会首次设置“辽农优品”展区,集中推广辽宁海参、草莓、盘锦大米、河蟹等十大特色农产品。禾丰股份、沈阳市供销社、华美食品等龙头企业带来新品首秀,展示农业跨界融合与新业态拓展。

同时,大会配套举办十余场专题活动,包括辽宁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建设大会、乡村产业振兴“头雁”发展联合会成立大会、“智汇营养·赋能增长”国际健康品牌论坛等,汇聚行业专家共商农业现代化路径。

现场还设立5个专属直播间,开展“劳模工匠助农直播”活动,多位农业劳模走进直播间推广本地农特产,众多电商达人也现场助力,让优质农产品借直播东风走向全国市场。

本届农博会通过科技赋能、国际对接与品牌强链,全面展示辽宁农业的发展成果与潜力,为推动农业提质增效、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提供坚实支撑。据悉,此次展会将持续至9月14日,欢迎各界人士前往参观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