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重庆市召开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七场),重庆市委农业农村工委书记、市农业农村委主任李春奎介绍了“十四五”期间重庆农业农村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他表示,自“十四五”以来,重庆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全面落地落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比等14项关键指标已提前完成。
在粮食安全方面,重庆坚持稳面积和提单产两手发力,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实施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今年夏粮实现“十八连增”,大面积单产提升2公斤以上,生猪、蔬菜等重要农产品量足价稳。

耕地保护建设上,重庆实施了千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行动,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1888万亩,亩均节本增效约200元。此外,重庆还织密立体防返贫监测网,稳固脱贫攻坚成果,有劳动力的脱贫户基本都能实现就业或发展产业,乡亲们脱贫不返贫、阔步迈上新生活。
现代生态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态势良好,重庆打造了10条百亿级生态农业产业链,创建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分别达到10个、13个。巫山脆李、涪陵榨菜、奉节脐橙品牌价值稳居全国同品类第一,一批高品质、好口碑的农业“金字招牌”跻身全国第一方阵。

在三产融合上,重庆把农产品加工作为延长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推动企业上规、上云、上市,规上企业总产值达2552.2亿元;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线路202条,接待游客年均增长7.5%;实施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农产品网络零售额突破220亿元。
重庆统筹抓好厕所、垃圾、污水“三个革命”,全市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行政村覆盖率、生活污水治理率分别达87.8%、100%、71.2%,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同时,统筹推进路网、水网、电网、通讯网、物流网建设,建好城乡教育、医疗、养老共同体,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城市优质公共资源下沉,加快绘就“村美、人和、共富”的现代版巴渝和美乡村图景。
科技创新方面,重庆建成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等部级以上创新平台21个,与中国农科院联合攻关13个重大项目。以“庆油11”油菜为例,该品种含油量52%以上、亩产200公斤以上,均位居全国大面积推广品种第一位,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3.5%。

展望未来,“十五五”时期,重庆将围绕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谋划构建“36316”现代农业产业集群体系,进一步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巴渝和美乡村,全面提升乡村数智化水平,持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积极探索城乡融合新路子,为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