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启动网络售种专项整治行动,构建守法经营环境

在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种业博览会期间,农业农村部宣布将网络售种专项整治正式纳入年度监管体系。这一举措旨在应对网络售种主体分散、违法手段多样等监管难题,通过线上线下协同治理保障农业生产安全。

政策背景与目标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种子销售逐渐从线下转移到线上,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然而,网络售种主体分散、违法手段多样化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威胁到农业生产的安全。为此,农业农村部决定启动网络售种专项整治行动,加强监管力度,确保种子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具体措施

建立省级监管部门与电商平台的对接机制:目前,已建立起省级监管部门与主要电商平台(如淘宝、京东、拼多多)的对接机制,完成对网络种子销售的监督抽查。

推进数据对接:今年的重点工作是推进种业大数据平台与电商平台的数据对接,年内实现经营主体资质信息互通,提高监管效率。

强化协作处理投诉举报线索:农业农村部组织各级部门与电商平台开展协作,加速处理投诉举报线索,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零容忍态度:种业管理司副司长储玉军强调,将对违法行为采取“露头就打”的零容忍态度,着力构建守法经营的网络售种环境。

诚信倡议与市场秩序

在博览会同期举办的首届网络售种对接活动上,多家电商平台与种企联合发布诚信经营倡议,承诺共同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秩序,筑牢种业安全防线。这不仅有助于提升行业整体形象,也有利于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实际操作指南

对于广大农户而言,如何在网购种子时避免风险呢?以下是一些实用建议:

  1. 选择正规平台:尽量选择信誉良好的电商平台购买种子,如淘宝、京东、拼多多等。
  2. 查看商家资质:购买前仔细查看商家的经营资质和用户评价,确保其合法合规。
  3. 注意品种信息:了解所购种子的品种特性、适应性及栽培要求,避免因不适宜种植而造成损失。
  4. 保存交易记录:保留好订单信息、支付凭证等,一旦发现问题便于维权。
  5. 及时反馈问题:遇到假冒伪劣产品或服务质量差的情况,应及时向平台客服或相关部门反映,维护自身权益。

网络售种专项整治行动的启动,标志着我国种子市场监管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通过各方共同努力,相信能够有效净化种子市场环境,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