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山食用菌种植示范园:年产2600吨,带动乡村振兴新路径

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李家山镇,一个占地 84 亩的食用菌种植示范园正成为乡村振兴的新亮点。这个示范园不仅年产菌棒 300 万袋、食用菌 2600 吨,产值超过 1740 万元,还通过多种创新模式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

走进园区,7 栋高标准日光节能温室整齐排列,1260 平方米的菌袋生产车间内,香菇菌袋生产线全速运转。现代化设备如常压灭菌柜和新能源供暖系统一应俱全,为科学化、标准化种植提供了坚实基础。

“目前我们以香菇种植为主,平菇为辅,还在积极试验其他品种。” 负责人周召荣介绍,今年计划利用 9 亩闲置建设用地建设食用菌产品研发中心,开展液体菌种研发,重点研发金耳、银耳、灵芝等菌种。目前设备正在调试中。

“我们的目标是打造青海最大的食用菌品类研发基地,提升产业竞争力,丰富产品品类。” 周召荣表示,目前基地已种植了 200 万袋香菇、70 万袋平菇菌袋和 15 万袋姬菇,产品主要销往重庆、成都、上海等地。

在标准化出菇房内,成排的菌棒上长势喜人的食用菌吸引了工人们的忙碌采摘。“现在在园区上班,一个月能拿 3000 元工资,还能照顾家里老人和孩子,比出去打工划算多了。” 丁雪芳笑着说,稳定的收入让她的生活更加踏实。像她这样受益的村民不在少数,园区已带动 54 人固定就业,2024 年至今发放临时务工人员和固定工工资总额已达 352 万元。

除了吸纳务工,园区还通过多重举措拓宽农户增收渠道。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培育了 120 多名食用菌种植人才;为周边种植户供应成品出菇菌棒超 600 万袋,并提供加工、销售一体化服务;流转李家山村 346 亩土地,为 74 户农民带来土地流转收入 41 万元,户均年增收 5540 元。

2021 年,李家山镇投入 4400 万元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成立了李家山农稷协作建设有限公司,建成了这座集菌种研发、菌棒生产、成品销售于一体的食用菌种植示范园。2022 年 8 月投产后,首年产值突破 800 万元,同年被认定为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经过数年发展,示范园年产食用菌 2600 吨,占据青海市场 17% 份额,成为乡村振兴的 “强劲引擎”。

“我们的发展目标非常明确,就是通过‘125’发展思路,用五年时间将李家山镇打造成西北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小镇、青海最大的食用菌品类研发基地、西宁最大的食用菌农业科技产业园。” 李家山镇副镇长马艳萍表示,今年将重点优化示范园运营、夯实产业基础,两年内推动技术升级与品牌建设,五年内实现 “三个最” 目标,让食用菌产业成为农民持续增收、乡村全面振兴的支柱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