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市成功举办第三届苏打盐碱地治理技术经验交流会,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近日,由吉林省白城苏打盐碱地治理研究院等单位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吉林白城苏打盐碱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田治理大安模式技术经验交流会在吉林省大安市隆重举行。本届交流会聚焦盐碱地产品生产安全和生态安全问题,旨在从追求产量向追求质量转变,推动盐碱地产品生产达到国家技术标准规范。

自2022年获批成为国家盐碱地等耕地后备资源综合利用试点以来,大安市在各级政府部门、专家团队及企业的共同努力下,逐步形成了以水资源为基础、集中连片治理、生态环境改善、优质种子培育以及现代化经营管理为一体的“五位一体”盐碱地水田治理新模式——即‘大安模式’。这一创新性举措不仅探索出了苏打盐碱地的有效治理路径,还成功实现了从中重度盐碱地到可耕种良田的转变,累计完成整治项目27个,新增耕地面积达19.57万亩,每年增加粮食产能约2.35亿斤,达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收入增长与生态保护共赢的局面。

活动现场

在此次会议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们就如何进一步优化盐碱地治理方案进行了深入探讨,并积极收集各方意见,力争早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大安方案’。与此同时,在大安嫩江湾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内举办的盐碱地特色农产品展销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前来参观品尝,现场签约销售额突破1.2亿元人民币。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知名企业加入到大安市盐碱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行列中来,该市正逐步建立起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新机制,力求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