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托竹荪产业大会在贵阳召开,19省份专家共商全产业链发展

2025年9月13日,红托竹荪产业发展大会暨‘黔菌’产销对接会在贵阳拉开帷幕。此次盛会吸引了来自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的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团队、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及种植大户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构建红托竹荪全产业链。

红托竹荪作为贵州极具特色的珍稀食药用菌,其栽培技术已经从最初的野生采收逐步发展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这种食用菌口感鲜美、营养丰富,具有独特的价值。通过现代提取技术,可以保留其活性成分,并开发出即食汤包、预制菜等便捷产品。结合其在免疫调节方面的功效,还可以创新功能性食品形态,进一步延伸产业链的价值。

红托竹荪产业相关图片

目前,贵州在红托竹荪菌种与菌棒产量上占据了全国80%以上的份额。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向华表示,省农科院团队已选育认定了3个红托竹荪新品种,并建立了液体菌种和袋料菌棒生产技术、菌棒脱袋覆土栽培技术。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使红托竹荪菌种菌棒生产周期由原来的1年缩短至4个月,栽培周期也由18个月缩短至6个月。这些新品种和技术已在全国10余个省推广应用。

红托竹荪产业相关图片

中国菌物学会理事长郭良栋在致辞中表示,中国菌物学会将继续支持贵州省菌物学会和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这一支持将有助于推动红托竹荪产业的进一步壮大,为农户带来更多的收益和发展机会。

此次大会不仅为红托竹荪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平台,还为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企业代表和种植大户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分享和合作机会。通过共同努力,红托竹荪有望在未来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