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第三十二届中国北京种业大会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圆满落幕。本届大会不仅见证了多个项目的成功签约,还展示了633项前沿农业科技,让参观者近距离感受了现代农业的科技魅力。
在科技成果发布展馆内,一系列融合人工智能和生物技术的创新成果吸引了众多目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我国自主研发的世界首台育种机器人——吉儿(GEAIR)。这台机器人能够精准识别花朵并完成杂交授粉工作,极大地减少了人工操作的需求。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许操向观众介绍,吉儿的应用将极大提升育种效率,为农业生产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除了智能化设备,基因芯片也在此次大会上大放异彩。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展示的玉米60K芯片,凭借其广泛的全球应用范围,成为展区内的明星产品。这些先进的基因芯片能够在分子层面上解析作物遗传信息,从而实现更为精准的育种目标。
本次大会还重点介绍了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和大数据相结合的精准设计育种技术。通过这一系列高科技手段,传统的育种方式正在逐步被更加高效且精准的新方法所取代。从2.0时代迈向4.0时代的跨越,标志着中国种业正迎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种业大会进一步促进了三地之间的科技创新合作。来自43家单位的633项科技成果集中亮相,涵盖了新品种培育、新技术研发等多个方面。同时,还有173项新政策及300余款优质农产品进行了展示和推广。
此次北京种业大会不仅是一次科技成果的盛宴,更是推动中国种业向更高水平迈进的重要契机。未来,随着更多先进技术和理念的应用,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的农业将迎来更加辉煌灿烂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