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冬天,河北种粮大户老王的200亩油菜遭遇了严峻考验。12月初的一场寒潮过后,近三分之一的地块出现了叶片冻伤、根系受损的情况。"要是早点做好越冬管理,损失至少能减少一半。"事后他感慨道。
这并非个例。油菜移栽后的越冬期管理,直接关系到苗情基础和最终产量。根据农业部门统计,做好越冬管理的田块,春季恢复生长能提前7-10天,产量提高15%以上。
一、中耕培土:给根系穿上"保暖衣"
最佳时间:11月中下旬至12月上旬,在低温来临前完成。
具体操作:
根据土壤类型调整中耕深度:
黏重板结土壤:深耕5厘米左右,打破板结层
沙质土壤或弱苗:浅耕3厘米以内,避免伤根
中耕后立即培土,在植株基部堆起5-8厘米高的土垄,覆盖根茎部的三分之一。这个厚度既能有效保温,又不会影响植株呼吸。
注意事项:
选择土壤湿度适中的晴天进行
操作时避开根系主要分布区
动作要轻,避免损伤叶片和茎秆

二、科学追肥:按苗情补充"营养餐"
弱苗要重施
对于叶片不足6片、叶色发黄的弱苗,每亩追施:
尿素5-8公斤 + 磷酸二氢钾2-3公斤,或
三元复合肥(15-15-15)8-10公斤
在植株一侧10-15厘米处开沟施入,深度5-8厘米。
壮苗要控施
6-8片叶、长势健壮的苗,每亩追施:
尿素2-3公斤,或
三元复合肥3-5公斤
旺苗要限施
叶片超过8片、茎秆纤细的旺苗,暂停施氮肥,改为:
撒施磷酸二氢钾2公斤/亩,或
喷施0.3%磷酸二氢钾溶液
覆盖保温:
追肥后立即覆盖堆肥1000-1500公斤/亩,或碎秸秆300-500公斤/亩。这层覆盖物可使地温提高2-3℃,有效防止根系冻伤。
三、越冬浇水:掌握时机和水量
最佳时机:
在"夜冻昼消"时期,即夜间气温0℃左右、白天5℃以上时进行。一般在12月中下旬,强降温前7-10天。
浇水量控制:
普通土壤:50-60立方米/亩
沙质土壤:60-70立方米/亩
黏重土壤:40-50立方米/亩
浇水深度以湿润20-30厘米土层为准,达到根系主要分布层。
浇水方式:
优先选择畦灌或沟灌,有条件的可用滴灌。注意避免大水漫灌,防止土壤板结。

四、早苔处理:及时摘除保养分
识别早苔:
在12月至次年1月期间,若发现苔高超过10厘米、顶端出现花苞,即为早苔。这些早苔会消耗大量养分,降低植株抗寒能力。
摘除方法:
选择晴天9:00-15:00进行,在苔体基部以上3-5厘米处掐断,保留2-3片功能叶。注意不要伤及生长点。
摘后管理:
摘苔后立即补施"恢复肥":
尿素2-3公斤/亩,或
喷施0.3%尿素+0.2%磷酸二氢钾混合液
五、成功案例
河南周口的种植户李师傅,去年在技术员指导下实施了这套管理方案:
11月20日完成中耕培土
12月5日按苗情追肥并覆盖秸秆
12月18日浇越冬水
1月10日发现早苔立即摘除
今年开春后,他的油菜比邻田早恢复生长10天,预计亩产可提高40公斤。

六、常见问题解答
问:什么时候开始越冬管理最合适?
答:一般在11月中下旬开始,要在气温稳定低于5℃前完成所有措施。
问:弱苗追肥后多久能见效?
答:正常情况下7-10天就能看到叶色转绿、新叶生长。
问:遇到持续干旱怎么办?
答:可在常规越冬水基础上,在晴天中午适量补浇小水,保持土壤湿润。
问:摘除早苔后还会再长吗?
答:正确摘除后,植株会从腋芽处长出新枝,正常生长。
油菜越冬管理要趁早。在寒潮来临前做好这四项措施,就能让油菜安全越冬,为来年丰收打好基础。
参考资料来源: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 《油菜越冬期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 《油菜高产栽培技术手册》
《作物学报》 - 《油菜抗寒机理及越冬保护措施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