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蒌怎么种?春播秋播时间、种子催芽、移栽定植及水肥管理技术大全

瓜蒌,别名栝楼、药瓜、肚瓜、大肚瓜、鸭屎瓜,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为葫芦科植物栝楼的干燥成熟果实。它主要分布于山东、河北、河南等地。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市场的蓬勃发展,瓜蒌的需求量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农户开始关注和种植瓜蒌。本文将详细介绍瓜蒌的种植技术和栽培管理方法,帮助农户们更好地掌握这一重要作物的种植技巧。

选地整地

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壤土是种植瓜蒌的基础。在播种前,深翻土地30 - 40厘米,清除杂草和石块。每亩施用腐熟的有机肥3000 - 4000公斤,过磷酸钙50 - 75公斤,均匀撒施后深翻入土。作宽1.2 - 1.5米的平畦或高畦,畦高20 - 30厘米,畦沟宽30 - 40厘米,以利于排水。

瓜蒌种植地

种子处理

选择饱满、无病虫害的成熟种子。将种子放入50 - 60℃的温水中浸泡10 - 15分钟,不断搅拌,然后在常温水中浸泡24小时,捞出后用湿布包好,放在25 - 30℃的环境中催芽。待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

瓜蒌种子

播种

春播3月下旬至4月上旬,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播种。秋播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种子不需处理,直接播种。条播在畦面上按行距30厘米开浅沟,沟深3 - 5厘米,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2 - 3厘米,稍加镇压,浇水。穴播在畦面上按行距30厘米、株距20厘米挖穴,穴深5 - 7厘米,每穴播种子5 - 7粒,覆土2 - 3厘米,稍加镇压,浇水。

移栽定植

在苗床上按行距10厘米、株距5厘米播种,待苗高15 - 20厘米时,按行距30厘米、株距20厘米移栽到大田。定植时间在春季4月下旬至5月上旬,秋季9月下旬至10月上旬。

田间管理

当幼苗长到5 - 7厘米高时,进行间苗,去除弱苗和病苗。当幼苗长到10 - 12厘米高时,按株距20厘米定苗,每穴留1 - 2株壮苗。在苗期和生长初期,及时中耕松土,保持土壤疏松,促进根系发育。结合中耕进行除草,避免杂草与瓜蒌争光、争肥。

水肥管理

在间苗后,每亩追施尿素10 - 15公斤,促进幼苗生长。在开花前,每亩追施复合肥20 - 25公斤,促进花果发育。在果实膨大期,每亩追施钾肥10 - 15公斤,促进果实成熟。在干旱季节,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特别是在花期和果实膨大期,要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在雨季,及时排水,防止积水,避免根部病害的发生。

支架绑蔓

瓜蒌为攀缘植物,需要搭设支架。常用竹竿或木棍搭成“人”字形或“门”字形支架,高度1.5 - 2米。当瓜蒌蔓长到30 - 40厘米时,用草绳或塑料绳将蔓绑在支架上,引导其向上生长。

瓜蒌支架

采收加工

秋季果实成熟时,连同果梗一起剪下晾干。瓜蒌皮和瓜蒌仁可以分别采收加工,具有药用价值。

通过上述详细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相信农户们能够更好地掌握瓜蒌的种植技巧,提高产量和品质,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