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而菌核病是制约其高产稳产的“头号病害”。尤其在长江中游产区——包括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南部等油菜主栽区,春季阴雨寡照天气频发,极易诱发油菜菌核病大面积流行。一旦防控不力,轻则减产10%至30%,重则绝收。针对这一痛点,国家和地方已出台专项技术指导方案,并配套多项防控补助政策,切实为种植户“撑腰减负”。

一、权威技术指导:三防一控,科学应对菌核病
农业农村部及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多年来持续发布《油菜菌核病防控技术方案》,并结合长江中游气候特点,提出“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统防统治”的技术路径。核心可概括为“三防一控”:
防病从播种抓起:选用抗(耐)病品种
目前虽无完全免疫菌核病的油菜品种,但部分品种如“中油杂19”“华油杂62”“沣油737”等对菌核病具有一定耐性。农业农村部每年发布的《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中均明确标注品种抗病性,建议种植户优先选择适合本地生态条件的抗病或耐病品种。
防病于田间管理:优化栽培措施
合理密植(每亩1.5万—2万株)、开好“三沟”(厢沟、腰沟、围沟)确保排水通畅,可显著降低田间湿度,抑制病菌孢子萌发。同时,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硼肥和钾肥,增强植株抗病力。油菜花期是菌核病侵染关键期,应尽量减少田间作业,防止人为传播病菌。
防病靠统防统治:抓住关键窗口期施药
药剂防治的最佳时期为油菜初花期至盛花期(主茎开花株率达80%左右)。此时施药可保护新生叶片和花器,阻断病菌侵染。推荐药剂包括:
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
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
25%咪鲜胺乳油
43%戊唑醇悬浮剂
生物药剂如盾壳霉(生防菌剂)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大力推广植保无人机飞防作业,效率高、覆盖匀、节水省药,特别适合连片种植区。湖北、湖南等地已将无人机飞防纳入补贴范围。
控病于源头:清除田间菌源
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秸秆和病残体,减少菌核在土壤中的越夏越冬数量。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水旱轮作,或在夏季高温时灌水闷棚,加速菌核腐烂。
二、防控补助政策:多项支持直达种植主体
为减轻农民负担、提升防控积极性,中央和地方财政对油菜菌核病防控给予实实在在的补助,长江中游主产区受益显著:
中央财政农业生产救灾资金
农业农村部每年根据病虫害发生预测,提前下达农业生产救灾资金。2023—2025年,油菜菌核病被列为全国一类农作物病虫害,长江流域重点县可申请专项资金用于统防统治、药剂采购、飞防作业等。例如,湖北省2024年安排油菜病虫害防控补助资金超8000万元,覆盖50余个主产县。
粮油作物单产提升行动补贴
2023年起,国家启动“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油菜是重点作物之一。项目资金明确支持包括菌核病在内的重大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种植大户、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若采用绿色防控或统防统治模式,可申请每亩10—30元不等的作业补贴。
地方专项补助因地制宜
各省结合实际出台配套政策。如:
湖北省:对连片500亩以上油菜基地开展无人机飞防,每亩补助15元;
湖南省:在油菜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县,免费发放菌核净等防控药剂;
江西省:将油菜病虫害防控纳入“稻油轮作”项目支持范围,统防统治服务可享30%费用补贴;
安徽省:对脱贫地区油菜种植户,提供免费技术指导和部分药剂支持。
三、如何申请补助?实用建议来了
种植户若想享受政策红利,需注意以下几点:
及时关注通知:通过乡镇农技站、村委会、县级农业农村局官网或“云上智农”“农技推广APP”等平台,获取最新防控技术指南和补贴申报信息;
加入统防组织:单家独户难以享受补贴,建议加入合作社或与飞防服务组织签约,以“统防统治”形式统一申报;
保留作业凭证:飞防作业记录、药剂购买发票、服务合同等材料需妥善保存,作为补贴申领依据;
主动对接农技员:各地农技推广体系提供免费技术指导,可联系包村农技员获取“一对一”防控方案。
油菜菌核病虽顽固,但可防可控。在国家技术指导与政策支持双重保障下,长江中游产区种植户完全有能力打好这场“花期保卫战”。关键在于早准备、早行动,用好科技手段,用足扶持政策。唯有如此,才能确保油瓶子装满“中国油”,也让农民的钱袋子因丰收而鼓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