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这红薯是咱山里沙土地种的,软糯香甜,今天下单还送花茶!”“威海刺参刚上岸,泡发率高、胶原满满,手慢真没了!”9月23日,在招远市大户陈家村举办的丰收节全国主场活动现场,一场别开生面的村书记直播带货擂台赛火热上演。7位来自山东各地的村支书轮番上阵,手机一开、三脚架一架,直播间秒变助农大卖场。

这不是表演,而是实实在在的助农行动。展台上,秋月梨、葡萄、金银花茶、黑小麦面粉、乳山刺参……琳琅满目的山东农特产品,每一件都凝结着乡亲们的汗水与期盼。而村书记们,正用最接地气的方式,把“藏在深山无人知”的好东西,送到千家万户的餐桌上。
这些村书记可不是临时上阵的新手。他们是从全省21位参赛者中层层选拔出的带货尖兵。比如潍坊寒亭区的“小夏书记”夏俊磊,抖音粉丝超35万,每天直播3小时以上,两个月帮村民卖出232万元农产品,甚至创下“一天清空25亩花生地”的纪录。

更令人敬佩的是枣庄山亭区的高安勤。这位哈工大硕士曾是世界500强企业的海外工程师,2017年却毅然辞职回乡。他说:“读书不是为了逃离大山,而是为了让大山摆脱贫困。”回乡后,他从零开始学直播,最初对着镜头5分钟说不出话,如今已带动藤花峪村年销农产品130多万斤。2019年,他牵头成立青年创业联合会,50多名返乡青年通过电商年销售额突破7000万元。这次比赛,他两小时卖出近2000单,销售额近3万元。
乳山市徐家塂村的陶新霞书记,也曾面临“地瓜6毛一斤都卖不动”的困境。2019年她刚任第一书记时,村里还是省定贫困村。她白天刨地瓜,晚上开直播,硬是把蜜薯价格从0.6元提到2元,日销千单。如今,她不仅带村民种旱稻、黑小麦,还组建了“村花直播队”“夕阳红团队”,并发起成立“山东省村书记联动直播团”,目前已聚合53位村书记,目标一年内吸纳100人,实现1亿元销售额。
更“潮”的是聊城阳谷县的钟生硕书记。别人对着镜头吆喝,他却让“数字人”替自己直播——一个AI生成的虚拟主播,24小时不间断推介粉条、面粉。虽然看起来悠闲,实则幕后要不断“训练”数字人回答客户问题。短短两小时,数字人直播间成交300多单,效果不输真人。

这些村书记的故事,折射出山东农村电商的蓬勃生机。从单打独斗到抱团作战,从田间直播到数字人上岗,他们正用新工具、新思维打通农产品上行的最后一公里。
而这背后,离不开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今年3月,山东在曹县召开全省农村电商推进会,出台《直播电商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和《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为乡村电商铺路搭桥。2024年,全省农产品网上零售额已突破658亿元。
对广大农民朋友来说,这些实践提供了宝贵经验:起步不怕晚,高安勤、陶新霞都是从零学起,关键在坚持;抱团更有力,单个村书记力量有限,联合起来才能做大货盘、提升流量;形式可多元,真人直播、短视频、数字人……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品质是根基,再好的营销,也得靠过硬的产品说话。
如今,山东的村书记们正握着手机,架起一座座连接大山与市场的云桥梁。一箱箱带着泥土香、海水味的山货,正通过他们的直播间走向全国。这不仅是销售数字的增长,更是乡村振兴的真实写照——让农民有奔头,让农业有希望,让农村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