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活水润泽陇原大地:邮储银行助力甘肃牛羊养殖产业蓬勃发展

金秋九月,陇原大地硕果累累,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在这个充满希望的季节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甘肃省分行的调研团队深入张掖市民乐县和武威市古浪县,实地探访了两地牛羊养殖产业的发展现状,见证了一场由金融力量推动的乡村振兴盛宴。

民乐县:信贷春风温暖肉牛养殖路

“趁着行情不错,想再买点牛犊育肥,这在过去可真难住了我,不过现在有了邮储银行的支持,8月份,我申请的30万元贷款两天就下来了,这不新买的牛犊上周才拉过来,到了年底就可以卖出去,预计能多赚8万多块!”在民乐县洪水镇上柴村肉牛养殖大户米龙的养殖场里,他指着圈舍中刚买回来的牦牛,脸上满是丰收的笑意。

民乐县肉牛养殖场

民乐县地处祁连山北麓、河西走廊中段,拥有适宜肉牛生长的气候环境。近年来,民乐县将肉牛养殖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之一,通过政策引导、项目带动、资金扶持、科技赋能等多措并举,初步形成了“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牛产业发展格局。截至2025年,民乐县已建成18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区,全年肉牛出栏量预计增长3万头以上。但在产业升级过程中,资金短缺、融资渠道窄仍是不少养殖户扩大规模的“拦路虎”。

针对这一问题,邮储银行民乐县支行推出了产业贷、极速贷等专属产品,并通过线上渠道优化服务效率。以极速贷为例,采用线上申请、自动审批模式,贷款期限最长达5年,养殖户通过手机银行即可申请,当天就能放款。为精准对接需求,民乐支行还组建专项服务团队,变“坐商”为“行商”,深入养殖场走访,根据养殖规模、资金需求定制方案,同时定期回访关注经营状况,提供连续性服务。

古浪县:金融活水滋养肉羊产业旺

离开民乐县,调研团队一行来到武威市古浪县。地处河西走廊东端的古浪县,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造就了干燥少病害的自然环境,成为肉羊养殖的天然牧场。近年来,当地践行“建基地、强龙头、延链条、聚集群”思路,从“房前屋后零星养”转向规模化“羊社区”,黄花滩镇金滩羊产业园等园区通过统一规划提升效益,“羊十条”政策矩阵覆盖全养殖周期,更率先提出肉羊“无抗”健康养殖理念,截至2024年末,羊存栏量达360万只,连续四年全省第一,100亿级羊产业集群已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

古浪县肉羊养殖场

“从300只到2000只,年利润微薄到年净赚60万元,多亏了邮储银行的支持!”在黄花滩生态移民区肉羊养殖产业园,王春朝指着自己家整齐的羊舍介绍。2020年,因资金有限,养殖场发展停滞,邮储银行古浪县支行客户经理蒋长兵主动上门考察并提供贷款支持,帮助新建羊舍、引进优质品种。如今,养殖场年出栏量超2000只,还带动周边农户就业。

这些成果背后,是邮储银行武威市分行一套“精准化、下沉式、高效化”的金融服务体系。针对羊产业全周期需求,该行推出“畜牧贷”“农担加油贷”“极速贷”等产品。“农担加油贷”单户最高300万元,利率较市场低0.5 - 1个百分点,资料齐全后3个工作日内就能审批;“极速贷”依托线上授信模式,实现支用快、还款灵活,近三年累计发放超8亿元。在服务覆盖上,该行推进“送贷上门+整村授信”,客户经理定期走访羊社区、产业园,建立档案库,联合政府部门对重点区域批量授信,三年来完成120个行政村整村授信,覆盖近1.1万户养殖户。

金融赋能:书写乡村振兴新答卷

从张掖民乐县的肉牛养殖,到武威古浪县的肉羊产业,邮储银行甘肃分行始终坚守“服务‘三农’、城乡居民和中小企业”的定位,以实际行动践行金融国企的责任与担当。数据显示,五年来,邮储银行甘肃省分行累计投放涉农贷款超1000亿元,截至2025年8月末,该行各类涉农贷款余额291.29亿元,涉农贷款今年净增17.10亿元;全省58个脱贫县区,各项贷款余额达228.59亿元,较年初增长22.99亿元,23个国家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各项贷款余额101.26亿元,增速12.17%,高出全行平均增速1.02个百分点。

乡村振兴景象

“农民丰收节不仅是庆祝丰收的节日,更是我们深入了解‘三农’需求、精准服务乡村振兴的契机。”邮储银行甘肃分行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该行将继续聚焦甘肃“牛羊菜果薯药粮种”八大特色产业,深化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让更多金融资源向农村倾斜、向农业集中、向农民贴近,为甘肃乡村振兴贡献更多邮储力量。

丰收的歌声在陇原大地回荡,金融的力量在乡村田野涌动。在邮储银行甘肃分行的赋能下,民乐县的肉牛、古浪县的肉羊产业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一幅产业兴旺、农民富裕、乡村美丽的画卷,正在河西走廊徐徐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