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省,无人机技术正逐渐改变着农业生产的方式。从桐梓县狮溪镇的方竹林到贵安新区和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剑河县的稻田,无人机的应用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人力成本,同时也为当地农民带来了更多的收益。
在遵义市桐梓县狮溪镇海拔1800米的柏芷山方竹林中,无人机承担起了鲜笋运输的任务。与过去依靠马帮驮运相比,无人机仅需4分钟就能完成原本需要数小时才能完成的工作。据贵州灏航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娄建华介绍,以前采用马驮运输时,一个来回只能运送200斤左右的鲜笋,耗时约2.5小时;而现在,无人机单趟可运输130斤,一天内可以运输大约10000斤,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不仅如此,在贵安新区、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剑河县等地,无人机还被用于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通过‘无人机+绿色防控’模式,结合物联网监测系统,有效降低了病虫害发生率,保障了粮食安全。贵州剑南农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员欧政林表示,以前人工喷洒农药每亩地至少需要两个小时以上的时间,而使用无人机后,每亩地只需十分钟即可完成作业,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

随着无人机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为了满足这一需求,贵阳市观山湖区翁井村建立了一个低空飞行服务基地,专门进行无人机驾驶员培训,并对农业户口人员及返乡大学生提供免费培训机会,帮助他们掌握这项技能并推荐就业。

无人机技术不仅推动了贵州地区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进程,也为解决农村劳动力短缺问题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