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全国各地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特色产业,通过合作社+农户等模式推动规模化经营,助力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同时,各地借助消费季等平台,联动电商、金融等多方力量,搭建产销桥梁,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并通过优化种养模式、引入科技赋能等方式,从生产到销售全链条提升产业质效,推动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江苏泰州,芡实成为当地农民的‘金豆豆’。眼下正值芡实成熟期,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顾高镇申俞村的种植户正抓紧时间采摘头茬芡实。近年来,该地区充分利用水面资源,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大力发展以芡实为主的水生蔬菜产业。小小的芡实果不仅营养丰富,市场价值也高,成为当地强村富民的重要支柱。

新疆玛纳斯县的香妃海棠果喜获丰收,畅销国内外。金秋九月,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3600亩香妃海棠果迎来丰收,鲜红饱满的果实压满枝头,果农们忙着采摘和销售,一派繁忙景象。
而在新疆焉耆县,14万亩工业辣椒也迎来了丰收季节。种植户们抢抓晴好天气,进行大规模采摘工作。

此外,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活动在杭州启动,活动以‘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为主题,从9月持续到11月底。启动仪式上,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发布了城乡联动促消费倡议,多家知名电商平台推出一系列惠农措施,金融机构也发布了多项助农举措。活动现场还举办了丰收节网络创作推广、原产地溯源助农直播等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消费氛围。
湖北鄂州的大闸蟹也迎来了丰收季,每日供应量可达1000斤。在湖北省鄂州市梁湖良品螃蟹养殖基地,一笼笼鲜活肥硕的大闸蟹被送往食客们的餐桌。

山西汾西县则通过科技赋能,智慧养殖绘就了振兴新篇。在该县大阳山肉鸡养殖基地,智能化管理让传统养殖场景焕然一新,直接带动务工就业1000余人,间接带动近万人依托肉鸡产业链实现就业增收。
这些实例充分展示了各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的成效,不仅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